16层CT显示颈部动脉狭窄的初步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16层CT显示颈部动脉狭窄的价值和限度。 材料和方法:临床确诊或可疑脑供血不足的24例患者行16层CT检查,其检查结果与导管法颈部动脉造影对照。颈部动脉CT的Z轴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水平至Willis环以远约2cm。采用常规螺旋扫描方式,扫描速度:0.5s/r或0.6s/r;层厚:1.25mm,床移速度:13.5mm/s;显示野:250mm;球管电压:120~140kV;球管电流:300~400mA;CT扫描延迟时间:20s~22s。注射对比剂(Ultravist300)总量:80~100ml,流速:3.5ml/s。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进行2D-curved reformatting和MIP图像重组。在2D-curved reformatting重组图像上定量分析颈部动脉及其管腔狭窄程度。采用双盲法对16层CT与导管法造影结果进行对照评价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x~2检验及kappa相关性检验)。 结果:24例病人共168支颈部动脉中,16层CT显示颈部动脉狭窄与导管法造影的总体符合率为96.4%,显示颈部动脉重度狭窄和管腔闭塞(≧7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显示颈部动脉中度和中度以上狭窄(≧3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9.3%、94.7%、97.9和97.6%。 结论:16层CT显示颈部动脉中度和中度以上狭窄的准确性很高,显示颈部动脉重度狭窄和血管闭塞的准确性极高。16层CT对颈部动脉中度和中度以上狭窄的阴性预测值很高,有助于避免颈部动脉正常或不需要介入治疗的病人做有创的导管法造影检查,能够满足颈部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筛选需要。
其他文献
针对直流系统的绝缘监测,设计一种直流系统绝缘漏电流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磁平衡原理的漏电流传感器实现对漏电流的检测,利用16位模数转换芯片AD7705以实现对微电流传感器中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抗炎、解痉、平喘及吸氧等
在过去20年中,中国海尔集团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冰箱制造工厂转变成了一个拥有多化产品的国际企业集团,并被列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海尔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
会议
为探讨通过小波特征监测小麦条锈病发病程度的可行性,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提取的小麦冠层光谱350~1 300 nm范围内的9个小波特征和传统光谱特征(植被指数、一阶微分变换特征和连
目的:近几年来,冠状动脉的无创性影像学评价方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MRI、EBCT 及4 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因多种因素限制仍不能满足临床
许冠三是香港地区少数从事史学理论研究的史学家。1942年考入国立西北大学,1946年毕业,1949年初到达中国台北,当年末转赴香港,此后数十年一直在香港从事社会活动和史学理论研究。1974年至198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退休后旅居美国。许冠三一生著述丰厚,涉及历史学、社会学、翻译、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尤以历史学为多,偏重于史学理论研究。1958-1959年,许冠三在借鉴西方分析哲学、梁启超“新史
氧化嫁(Ga2O3)作为近些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半导体材料之一,相比于传统半导体材料Ge、Si,以及同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SiC和GaN相比,凭借其更大的禁带宽度、更高的临界击穿场强,在高压、大功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些优秀的材料特性使得Ga203基肖特基二极管(SBD)正逐渐成为新一代功率器件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模拟仿真以及实验两方面着手,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本文针对垂直结构的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介质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会产生潜在、长期的危害。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均陆续开展了对环境介质中PAHs污染状况
辽宁省丹东市公安局多警种联合出击,成功破获一起网络赌博案,一举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130余名。该网络赌博案件不同于其他网络赌博案件,一是披着游戏外衣欺骗性强。"约战棋牌"
教学是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方面。主体认识图式学习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系统地、科学地分析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对公务员教育培训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