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客观发展,社区类型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制发展为新时期的社区制,社区治理随之实现了由传统的行政型社区管理到合作型管理,再到如今自治型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在这过程中,社区治理主体从个人到组织,可谓越发多元,其中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参与方式和途径也越发多样。无锡E社区作为一个包含2个商品房小区和多个城中村的混合型社区,近年,社区居民就通过网格化管理、邀约协商、自治管理组、楼道微自治等途径参与了社区治理,并获得了街道至市级各个层面的相关荣誉。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心理束缚、社区治理宣传不足、居民异质性较强、理性人角色愈趋明显、社区自组织数量少、参与缺乏正向反馈以及因居民居住地与社居委距离远近不一、居民忙闲不均、与周边环境熟知度不同、各自诉求有别等个体实际差异和“撤村建居”、新市民政策、选举制度等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也显露出诸多问题,如公共意识偏低、参与必要性感知不强、被动参与居多、居民代表缺乏、参与途径有限、自我效能感不高及参与地域分布、人员性质、年龄、时间、领域、愿景同实际成果等多方面存在不均衡现象。为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建议从以下三大方面着手改进。一是,通过国民教育和社区活动大力宣传治理理念的同时,突出展示成功的社区治理事例,从而形成积极的思想说服,帮助居民提升公共意识和参与必要性感知;二是,借助营造良好的家庭邻里环境、发现和培养居民代表、丰富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组织等社区自组织来培育有助于居民参与的正面场域,增添居民代表和参与途径;三是,凭借政治经济的健康发展来筑牢居民参与基础、开拓社区治理参与项目以丰富居民参与经验、关注居民学校和职场生活以提升他们对参与过程的控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