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已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级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评价现状如何?评价现状的发展与哪些因素相关?哪些因素对作业评价的影响最大?如何提高作业评价的效率?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生的长久发展。本文以延吉市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评价现状——以六年级习作为例,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开展了调查研究。同时,根据研究需要对班主任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访谈。通过调查了解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评价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评价存在问题存在的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评价的策略。通过对延吉市某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评价现状—以作文为例的调查,本文形成如下研究结论:(1)评价主体方面:以师生为主,教师和学生次之;存在作文主体缺失的情况;家长参与得不够积极。(2)评价目标方面:目标意识不强;缺乏整体性、阶段性和综合性。(3)评价内容方面:重“评文”轻“评人”“评人”和“评文”存在分离现象;教师忽略写作素材准备与二次修改的评价。(4)评价方式方面:小学作文评语严重缺失及简单化;评语书面存在不规范;忽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语言冷淡、主观性强;评语雷同、成人化严重;(5)评价标准方面:评价标准过高,标准单一。(6)评语对学生的习作指导意义不大;教师评语和学生评语不能满足学生提高作文的需要。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和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习作评价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面出发提出以下建议:(1)教师树立正确评价观,规范使用评语;(2)筛选评价内容,拓宽评价关注点;(3)明确训练目标,制定有效评价标准;(4)完善评价后续,提倡多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