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物理学角度入手,对古筝演奏中的力学原理进行了初步探析,并将力学原理应用于几种基本演奏技法中,为演奏技法提供了客观的物理学依据。本论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为古筝演奏中的力学现象概述,简要介绍了古筝演奏中蕴含着的几种最重要的力学现象。第二章为古筝演奏中的力学原理探析,通过力、速度、动量及能量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琴弦的受力、运动及弹拨力对琴弦的作用效果。第三章为古筝演奏中的力学原理在基本演奏技法中的应用,将第二章中力学原理分析应用于古筝演奏中“提弹”、“夹弹”及“摇指”等基本技法中,为上述基本技法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物理学认识。全文依据分析得出:1)空间中一个任意方向的弹拨力,都可以通过力的分解将其分解至各坐标轴上,并且各个坐标轴上的分力大小,只与弹拨力F的大小及弹拨力与弦接触时的角度有关。古筝演奏中提弹、夹弹和摇指具有不同音色的本质就是上述技法弹拨力大小及拨弦方向的不同。弹拨力的大小不光与人体自身机能如神经系统、肌肉力量、肌肉力臂等因素密切关系,还与如何运用人体自身重力有关,演奏者在弹奏古筝时应做到沉肩坠肘,使手臂肌肉放松,随着音乐的律动最大限度的将人体自身重力施加到琴弦上,这样不光能放松手臂肌肉的紧张程度,更能充分利用人体自身如手臂的重力,增强弹拨力。2)琴弦在振动时各质点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及大小都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演奏技法中琴弦振动过程不同(即琴弦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率不同),但是琴弦振动规律都是相同的。在摇指过程中应避免弹拨力方向和琴弦回弹方向相反,以防止义甲撞击琴弦出现噪音。3)弹拨力的大小、在琴弦上的持续时间及在其方向上的作用距离都影响着古筝琴弦的振幅,进而决定了音强。据此,提弹中需注意控制好肌肉收缩时的力度,快速发力快速还原放松;夹弹中需将手臂的重力作用于大指上,再加上大指肌肉收缩产生的下压力量来产生弹拨力,同时需注意义甲平面与琴弦要保持平行,保证夹弹中弹拨力的充分发挥;摇指中需保持弹拨力大小的均匀,保持摇指速度的统一。全文对古筝演奏中的力学原理及其应用进行了思考,总结和梳理,较为合理地运用力学现象及原理诠释了古筝演奏中的基本技法,为将来更科学、深入地研究古筝演奏技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