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基于违约率的实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y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信用不断膨胀的背景下,信用风险暴露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各国金融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国际金融背景下,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计量技术,建立在中国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计量和管理模型,提高我国风险管理水平,是金融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由此,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计量及其相关问题做出研究。 本文分析了信用风险的概念和特征,着重研究了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力求通过研究找到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从而增强我国信用风险测定与管理的能力。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的“5C”专家法、信用评分和信用评级法等传统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接着着重研究了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主要有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模型,KMV公司研发的KMV模型,CSFP的的CreditRisk+模型,还有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文章重点对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违约的条件,将因子分析结合Logit回归分析法引入到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研究中,选取了信用风险评价的财务指标和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分别对各类指标加以提炼,得到综合因子。通过因子分析发展了可靠、有效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财务指标体系,丰富了理论界关于信用风险计量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按照Logit回归理论模型,构建了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违约判别模型,对公司的违约率进行判别,分析其内在的信用风险,起到早期预警的作用。并运用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有意义、有价值的结论。
其他文献
根据平台式惯性测量系统的实际情况,简化了惯性测量误差模型,推导了平台式惯性测量系统误差观测方程,并进行了车栽试验的试验设计.在输入设计中,通过仿真分析给出了降低系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和实施,可以预见北部湾经
货币政策是在一定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实施和运行的,经济金融环境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特别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而我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长期以来存在二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