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域波浪特征及波能功率密度的时空分布研究

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yu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化石能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储量日益减少,同时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海洋能作为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蕴藏量巨大,且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加之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袤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能资源,因此重视海洋能源开发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拥有广阔的海域面积和蜿蜒漫长的海岸线,包含波浪在内的海洋能资源蕴藏丰富,如何合理的开发利用该区的波浪能资源成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福建典型区域多个站位的实测波浪资料,总结了福建海域总体波浪特征。福建近岸海域从北至南以3级浪为主,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浪向转为偏南向,其余季节常浪向和次常浪向皆为东北东向,年均周期Tm约为4 s。本文利用水流模拟软件sms建立整个台湾海峡的非结构地形网格,再嵌套细化的福建海域非结构地形网格。在Holland复合风场驱动下应用MIKE 21 SW搭建2011~2012年计算区域波浪场的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出波高、周期、波向、波能功率密度等要素,并结合相关站点的实测波浪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MIKE 21 SW模拟出的波浪场结果信度较好。基于该数值模型本文分析了福建海域波能功率密度的时、空分布情况及波能的稳定性变化。结果显示,该海域在时间上,有效波高与波能功率密度皆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秋冬大,春夏小;在空间上,福建近岸海域整体的波能功率密度皆处于可利用范围,大值区则出现在崇武以北海域。波能功率密度变异系数全年皆低于1,冬季的稳定性最佳。因此我国可以着重在福建发展波浪能建设。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多源卫星遥感资料并结合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型结果,研究了孟加拉湾两种典型上升流(斯里兰卡南部沿岸上升流及缅甸西部曼昂岛近海上升流)的演变特征及其机理。首先,分析了2013年斯里兰卡南部沿岸上升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事件的联系。卫星遥感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该海区上升流为1
珊瑚礁是全球最具生产力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约有20%~30%的造礁石珊瑚已经消失。为阐明当前中国近岸造礁石珊瑚的生态现状与脆弱性,本研究系统调查了中国近岸4处典型造礁石珊瑚分布区的造礁石珊瑚生境状况、空间分布、覆盖率、死亡率、白化率、硬珊瑚补充量和物种多样性情况,结合历史资料比较分析不同时期造礁石珊瑚的覆盖率、补充量和优势种变化趋势,并进行生态脆
有研究发现,海面上由风引起的表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能够对海底产生不随着深度指数衰减的压力,这种压力会产生海底微震,从而产生极低频的海洋环境噪声。本文对全面禁止核试验组织(CTBTO)布设于威克岛北部南部两侧的两组水听器三联体在2017年接收到的海洋环境噪声数据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面风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证明了极低频海洋环境噪声级与风的相关性。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几
中华白海豚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沿海近岸的海洋哺乳动物。相对于远洋栖息地的鲸豚类,中华白海豚生存于近岸河口地区,更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厦门湾是较发达地区中生态保护相对良好的水域,但人类活动仍然严重威胁着该水域中华白海豚的生存。近年来厦门湾涉海工程建设较多,评估这些工程建设对种群造成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物种保护政策需要种群生态学数据支持。而以往的研究表明厦门湾中华白海豚种群状态持续变化,
如今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不断上升,河流上游堤坝的广泛修筑造成全球河口沉积物来源短缺,海岸带侵蚀现象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海滩养护已经成为国内外海岸带防护、旅游管理的常用手段。目前我国人工岛建设对海岸带产生的影响已逐渐显现,一些海岸因为沿岸输运的改变而出现不均匀的侵淤,急需开展整治工作。传统的海滩养护方法难以解决海岸沿岸输砂的问题,而基于沉积物管理的海滩循环养护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人工岛等滨海构筑物建设带来的
随着种植业的发展,植物病害也在不断发生,大多数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感染一种或几种镰刀菌枯萎病,这种病症严重时会致使植物整株死亡,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供给极为不利,为解决这一病害难题,寻找一种绿色有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其中,生物防治手段由于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篮状菌属(Talaromyces)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其活性物质普遍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癌和木质纤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分别作为亚北极和北极的边缘海,因广阔的陆架面积和夏季高生产力,使两海域成为夏季CO2强汇区。然而近几十年伴随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两海域海水环境和碳酸盐体系也发生明显改变。水体暖化、海冰消退、生物群落的北移等都促使白令海碳汇能力发生改变,海洋酸化加剧。同时,楚科奇海CO2汇趋势变化极其不确定。太平洋入流水既为夏季北冰洋提供大量营养盐,同时也将更多太平洋酸化水体带到楚科奇海,加剧北冰洋
在对水下滑翔机获取的盐度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异常起伏剖面和表层“转圈”轨迹的剔除以及盐度的热滞后订正)后,基于水下滑翔机数据和卫星遥感资料,研究了西北太平洋观测海域混合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混合层内的温度总体上呈现随季节转换(8月底至10月底)逐渐降低的趋势,混合层厚度总体上呈现随季节转换逐渐增大的趋势。针对水下滑翔机所观测的海洋混合层内的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结合卫星遥感资料,发现该现象是由涡旋
微塑料是5 mm以下塑料颗粒的统称。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研究类型主要集中于调查和吸附研究,但是对微塑料生物毒性研究还有限。生物标志物是环境污染监测中常用的手段,具有快速、灵敏等优点,因此,本研究采用体外生物标志物方法对微塑料和其他典型污染物进行生物毒性效应检测,本文选用罗非鱼肝脏粗酶液为作用模型,采用离体暴露模式,研究多种不同尺寸微塑料和其他典型环境污染物包括金属离子、溴代阻燃剂和药物活性物质
本论文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依托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于2015年2月~12月在长城站和中山站分别采集大气气溶胶样品,分析该区域大气气溶胶的有机分子组成、浓度变化及来源等特征。主要研究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族类化合物(正构烷烃、脂肪醇和脂肪酸)、糖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木质素及树脂产物、极性有机酸(芳香酸和多元酸)、邻苯二甲酸酯、生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示踪物和多环芳烃等。采用有机溶剂萃取-衍生化-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