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内部差异较为显著。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适度的差异是必然的、必要的,但过大的差异会造成极其严重的两极分化趋势,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只有对差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的推敲考证,才能在保持适度差异的基础上,缩小贫富差距,使湖南省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的步伐。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村经济的内涵出发,结合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收集了大量详实的资料,对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测评与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截取湖南省14个地区作为样本,选取总量指标农业总产值,人均指标农业人均社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劳动生产率对湖南省14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运用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相对发展率(Nich)等方法对湖南省农村经济差异进行测评,得出湖南省农村经济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方面差异明显,并呈逐渐扩大趋势。(2)本文在单要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综合差异指标(TZ)反映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离散程度及变化,并对湖南省14个地区的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进行排名,从强到弱依次为:长沙市、衡阳市、常德市、岳阳市、永州市、株洲市、湘潭市、益阳市、郴州市、邵阳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3)从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经济制度等五个方面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探讨;进一步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改善劳动力条件、适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产业布局等促进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和应对思路。(4)从湖南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优化农村劳动力条件,提高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加对落后地区的投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地方特色,持续推进湘西大开发,壮大湘西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