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扶贫”是当下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实际扶贫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中国很多家庭最大的困扰。癌症的高发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网络互助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通过对网络互助平台的发展和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挖掘网络互助平台公示的互助事件相关数据,认为网络互助平台具备公益性和普惠性,适合作为我国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和商业保险之外的一个补充,亦可作为精准扶贫的实用工具。然而由于网络互助平台是新兴的互联网产物,研究发现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未被政府部门纳入监管、运营及风控水平较低、会员缺乏维权意识,网络互助平台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运营风险、诚信风险和道德风险。建议将网络互助平台定性为非营利性组织,由民政部门进行监管并协同治理,既有政府部门为其背书,提升其公信力,也可以合法的获取平台的运营成本,有利于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网络互助平台还需自身实力过关,做好专业运营队伍建设,挖掘并培养人才,健全自身的风险防控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做到全面透明公正。会员是网络互助平台之根本,必须提升会员的忠诚度和参与度,开设专门的会员宣教通道,建立增强平台与会员之间的信任,并利用会员群体监督广泛性、公开性和实用性的优势,对整个网络互助进行监督。本文对深化对网络社会的认识,丰富互联网+和社会保障的理论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