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枕骨髁螺钉/C1/C2钉棒固定系统治疗枕-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用CT扫描后筛选6具合格的颈椎新鲜标本从枕骨到C4,用在最大力矩为1.5 N?m下测量出标本枕颈(C0-1)与颈寰枢椎(C0-2)的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运动范围(ROM),再将标本制作枕寰枢椎不稳模型,测量标本C0-1与C0-2的ROM,双侧枕骨髁/C1/C2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固定,测量标本C0-1与C0-2的ROM,经统计分析完整的,失稳的及固定后标本的ROM比较。 结果:失稳后C0-1的ROM明显大于正常完整标本的ROM(p<0.05),枕骨髁/C1/C2钉棒系统固定后标本的C0-1ROM明显小于失稳标本ROM(p<0.05),屈曲,后伸,侧屈,旋转分别减少68%,68%,51%,88%。固定后标本C0-1的ROM也明显小于正常完整标本的ROM(p<0.05),屈曲,后伸,侧屈,旋转分别减少,46%,50%,32%,80%。失稳后标本C0-2的ROM明显大于正常完整标本的ROM(p<0.05),枕骨髁/C1/C2钉棒系统固定后标本C0-2的ROM明显小于失稳标本ROM(p<0.05),屈曲,后伸,侧屈,旋转分别减少,63%,61%,45%,89%。固定后标本C0-2的ROM也明显小于正常完整标本的ROM(p<0.05),屈曲,后伸,侧屈,旋转分别减少43%,48%,32%,86%。 结论:枕骨髁/C1/C2钉棒系统固定能有效的减少C0-1及C0-2的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运动范围,对该手术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提供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