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融券作为买空与卖空机制于2010年3月引入中国股票市场,旨在健全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机制。理论上,融资融券具有活跃市场交易,促进股票价格发现功能的完善,提高股市的定价效率,完善资本市场作用。但现实中,应当充分考虑股票市场实际情况及融资融券市场现状。中国股票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机制不健全,中小投资者占比高且投资者缺乏理性。中国融资融券机制采用集中授信模式,自设立以来,融资融券业务严重失衡,融资业务额占融资融券总业务额的99%以上,融券业务十分薄弱。在信用交易账户中,个人投资者占99%以上,机构投资者占比不足1%。这都对融资融券功能的正常发挥产生不利影响。当中国股市由熊市转为牛市时,投资者情绪高昂,对股市行情看好,投资者的交易策略由保守转为激进,融资融券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买空渠道,推高股价。当中国股市由牛市转为熊市时,因中国融资融券市场"坡足"发展,融券力量薄弱造成即使投资者看空股市融资融券标的股的融资买入规模远大于融券卖出规模,因而标的股股价仍被推高。本文以2010年3月第一批加入融资融券标的股且在样本期间未被剔除能够正常交易的74只股票和2016年12月加入融资融券标的股且在样本期间正常交易的64只股票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样本。研究期间分别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熊市转牛市)和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牛市转熊市),采用双重差分方法(DID)分析融资融券交I易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实证结果验证无论在熊市还是牛市状态下,融资融券机制的存在均会推高融资融券标的股价格。本文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确认融资买入额是融资融券标的股股价被推高的重要原因。虽然融券卖出量对股票收益率有负向作用,但由于融券规模远小于融资规模,融资融券标的股股价相对于非标的股偏高。本文参考股票现金流贴现估值模型,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研究样本在股市状态转换前后基本面的变化,发现盈利能力,成长性和经营风险均无法解释融资融券标的股价格的推高,这说明基本面不是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价格推高的原因。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管、加强投资者证券知识教育以及丰富可融券的券种和券源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