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针对现代汉语中一组语义相近,区分困难的词进行了辨析。论文首先对认知语言学中主观性的理论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然后选取“难免、不免、未免”为比较的对象。 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对“难免、不免、未免”三个副词在句子中表现的主观性进行排序,得出了在表现主观性程度方面,难免<不免<未免。 除此之外,文章还从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这三个词进行了比较,对它们在各个方面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分析。 另一方面,文章对“难免、不免、未免”的具体用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全文具体内容如下: 引言:本部分交待了本文的写作缘起、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 研究综述:本部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出发,对主观性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且对国内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二是对有关“难免、不免、未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语法分布差异:本部分分析了“难免、不免、未免”的语法分布情况,通过语料统计,对三个词共有的和特有的句法结构进行了分析。 语义差异:本部分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将“难免、不免、未免”表达的语义进行分类,总结出它们在语义上的共性和个性,筛选出每个词的典型语义特征,并对它们各自的语义背景做了分析。 主观性差异:本部分从主观评议强弱程度的差异、表推测性的强弱程度的差异、谓词性成分的差异,句末语气词与标点符号、语境的差异和语体的差异几个方面对“难免、不免、未免”的主观性差异进行了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对它们表现的主观性量级进行了排列,“难免”的主观性最低,“不免”居中,“未免”的主观性最高。 结语 本部分概括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