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临复线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密闭加热输油管线,顺序输送混油(胜利油与进口油掺混)、进口油至临邑站。本文主要对东临复线冬季11月份至次年2月份的运行各月工况进行计算。对加热后的各方案进行能耗计算、再启动校核。从而选择东临复线冬季最优运行方案,达到保生产、低能耗的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东临复线顺序输送油品物性及粘温特性分析。所输进口油(除杰诺油、沙特重油)的粘度(50℃)均小于10mPa·s,沙特重油粘度(40℃)为18.68mPa·s,杰诺油粘度(50℃)15.11m Pa·s,油品密度约为0.87t/m3。胜利油、混合油(胜利:滨南:阿曼=90:10:20)反常点高于50℃,在50℃以下为非牛顿流体;杰诺油反常点为10℃,在10℃以上为牛顿流体,在10℃以下为非牛顿流体;混合油(胜利:阿曼=90:20)反常点为45℃,在45℃以上为牛顿流体,在45℃以下为非牛顿流体。对东临复线冬季11月份到次年2月份各月最后一个周期内的最危险时刻、最安全时刻的管线压降、站间流态进行计算。在各出站压力均不超过最高允许压力、再启动流量符合额定流量的运行要求下,选择混油不加热,进口油在滨州站加热至25℃的运行工况。以能耗最低为目标,对各加热方案进行定量对比分析。通过计算,4月份东临复线由目前运行的方案2调整方案8,电单耗增加11.85%,综合能耗下降33.95%。再启动压力5MPa下,最危险站间淄角-临邑仍然可以再启动成功。根据东临复线方案2、6、7、8中临邑站最危险时刻进站油温数据,核算鲁宁线水力、热力条件。鲁宁线12站运行时,调整至方案7综合能耗最低;鲁宁线10站运行时,调整至方案8综合能耗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