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都市高楼林立及人口过度集中将成为必然,意外引起的火灾导致建筑物破坏和人员伤亡时有发生。混凝土作为一种主要的结构工程材料,由于其技术和经济上的优点,在工程领域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因此,混凝土的耐热性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混凝土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逐渐取代了过去的普通混凝土,由于HPC材料组成的复杂性,给研究HPC的耐热性能带来诸多影响。本文拟从HPC的材料组成入手,分别研究矿物掺合料、外加剂、聚丙烯纤维等对HPC耐热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和MIP等方法,观察与分析HPC在经过高温处理后,其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结论如下:1)双掺矿粉、粉煤灰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经高温处理后的残余强度,双掺矿粉、粉煤灰的试样经100℃、200℃、400℃、600℃、800℃、900℃处理后的抗压强度比不掺粉煤灰、矿粉的试样高1.2MPa~4.0MPa;2)对相同水灰比的试样,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比萘系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的高温力学性能更有利,加入引气剂后能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的爆裂现象;3)在400℃之前,PP纤维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的爆裂,并能提高混凝土在常温和一定温度下(不大于400℃)的抗折强度,当温度大于400℃时,PP纤维对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影响较小;4)在相同W/C条件下,采用玻璃渣作骨料的混凝土经高温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明显好于采用普通砂石作骨料的混凝土;利用玻璃渣配制的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分的缺失,可避免碱—骨料反应的发生;5)从经过高温处理后的混凝土裂纹的形成及扩展、孔结构的分析、扫描电镜的结果看,PP纤维在一定温度下能够有效阻止混凝土裂纹的扩展,能较好的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高温处理后的混凝土微细观性能能很好的解释混凝土的宏观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