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幸存者逐渐增加,包括记忆障碍在内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记忆和学习功能的影响因素了解仍然不足。本研究旨在通过听觉语言学习测验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记忆和学习功能与主要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康复策略,使脑卒中患者获得更佳的临床结局。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至2018年8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连续住院的2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有163例患者纳入我们的横断面、探索性研究。所有患者在发病后3周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ement,Mo CA)北京版对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进行测评;采用华山版听觉词语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Huashan,AVLT-H)对患者的记忆学习能力进行测评。根据即刻回忆、长延迟回忆和再认的表现将患者分为记忆学习障碍组和正常组。同时,详细准确地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身高和体重等;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史、吸烟史及饮酒史等。根据影像学资料确定病灶侧、病灶位置和病灶大小,并进行TOAST分型和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分级。统计分析即刻回忆、长延迟回忆和再认障碍的发生率,比较记忆学习障碍组与对照组是否存在不同。最后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1)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影响即刻回忆、长延迟回忆和再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即刻回忆正常组96例,障碍组67例,即刻回忆障碍的发生率为41.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Exp(B)=1.763,P=0.088)、年龄(Exp(B)=1.048,P=0.005)、受教育水平(Exp(B)=0.900,P=0.016)、病灶侧(Exp(B)=1.805,P=0.083)、脑白质病变评分(Exp(B)=2.002,P=0.048)为即刻回忆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年龄(Exp(B)=1.042,P=0.023)、低受教育水平(Exp(B)=0.911,P=0.050)、左半球病变(Exp(B)=8.103,P=0.004)是即刻回忆的独立危险因素。长延迟回忆正常组77例,障碍组86例,长延迟回忆障碍的发生率为52.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xp(B)=1.039,P=0.016)、受教育水平(Exp(B)=0.880,P=0.004)、高血压(Exp(B)=0.418,P=0.026)、病灶侧(Exp(B)=2.588,P=0.005)、病灶面积(Exp(B)=3.612,P=0.006)为长延迟回忆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年龄(Exp(B)=1.044,P=0.017)、低受教育水平(Exp(B)=0.888,P=0.014)、左半球病变(Exp(B)=2.899,P=0.005)、小或中等面积脑梗死(Exp(B)=5.010,P=0.002)是长延迟回忆的独立危险因素。再认正常组110例,障碍组53例,再认障碍的发生率为32.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xp(B)=1.055,P=0.003)、身体体重指数(Exp(B)=0.898,P=0.058)、高血压(Exp(B)=0.340,P=0.026)、首次卒中(Exp(B)=1.913,P=0.059)、病灶侧(Exp(B)=2.321,P=0.019)、脑白质病变评分(Exp(B)=2.120,P=0.037)为再认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年龄(Exp(B)=1.043,P=0.036)、左半球病变(Exp(B)=2.310,P=0.031)是再认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年龄、受教育水平和卒中面积后,左半球病变与即刻回忆、长延迟回忆和再认独立相关。结论:记忆和学习障碍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较常见。年龄、受教育水平和左半球病变是脑卒中后记忆和学习功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治疗和早期康复提供了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