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40例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诊疗过程,探讨将根管显微镜和口腔锥形束CT(CBCT)以及热牙胶技术应用于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临床诊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二磨牙117颗,且患牙根尖发育完成,通过术前根尖片得到初步判断,再选择显微镜观察根管口,采用Melton分型确诊为C形的患牙为40例。40例患牙随机分两组,均选择显微镜下机用Protaper预备,术中配合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清除玷污层,3%次氯酸钠液以及盐水交替冲洗清理管内的牙本质碎屑,使用超声治疗仪荡洗根管,根管充填时一组患牙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其余另一组患牙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术后X线片和CBCT比较两组充填后的充填质量。结果:1.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显微镜应用:通过X线根尖片与显微镜共同确诊40例C形根管,其中有22例X线片表现为根尖呈锥型的单根或根尖方圆形似双根的融合根为C形,18例患牙不能依据X线片判断,通过显微镜确诊为C形。2.CBCT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术前与术中应用:显微镜下可见一例患牙根管口形态不明显,采用CBCT检查确诊为C形。3.X线分析比较冷热牙胶充填效果:热牙胶恰填率为85%,冷牙胶恰填率为75%,经卡方检验分析P>0.05,表明通过根尖片评价两组根充恰填率,可见热牙胶组恰填率略高于冷牙胶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4.CBCT分析比较冷热牙胶充填效果:40例根充后患牙采用CBCT评价根充效果,热牙胶组恰填率75%,冷牙胶恰填率25%,经卡方检验分析P<0.05,表明通过CBCT显示热牙胶组高于冷牙胶组,且两组间有显著差异。5.CBCT应用于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术后评价:通过X线片和CBCT比较恰填率,经卡方检验P<0.05,表明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即CBCT是评价根管充填三维是否严密更确切有效的工具。结论:1.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通过根尖片很难确定为C形,根管显微镜的应用提高了诊治效果。2.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术前使用CBCT检查可明确诊断;在术中的应用可以更清晰指导根管预备,有效避免管壁薄弱区的带状穿孔,提高治疗成功率;在术后应用可以有效评价根管充填三维是否严密。3.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充填使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比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效果好,但并不是所有患牙都适合热牙胶根充,应严格把握其适应症。同时不是所有热牙胶充填的患牙都三维严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态度要严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从而提高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