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时代网络道德建设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nm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捷、交易的便利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广泛。然而,与此同时出现的却是网络知识产权侵犯、个人隐私的侵害、信息安全等问题。特别是网络进入Web2.0时代以来,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网络交往中的诚信问题、网络信息产权问题、存取权以及信息准确性问题都突显出来,给网络道德建设提出了愈发紧迫的任务。保护网络中公民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息权益,引导人们正确的、健康的网络行为,势必要建立在网络道德、法制共同努力的基础之上。在社会建设信息化、网络化方兴未艾的当前环境下,在各类网络法律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研究,为规范和引导人们的网络道德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做出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要坚持正确创作方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2011年10月25日,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由此可见,道德领域的建设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而网络道德文化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整个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更是意义重大。本文以SNS社交网站、微博为主,通过调查问卷、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于Web2.0时代网络环境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道德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并就网络道德的评价、网络道德教育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期能为网络道德建设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对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
<正>《当代广西》第15期转载了自治区主席陈武在《光明日报》刊发的署名文章《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文章深入剖析当前群众办事遇到的"四大痛
<正>"海归"选择回国创业这条道路,许多人是"白手起家"。而对国内信息和生活环境缺乏了解,会给他们带来许多问题。相对于国内创业者来说,资金、人脉和信息的掌握都成为"海归"
期刊
自二十世纪80年代Henry Holec正式提出“学习者自主”概念以来,自主学习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尤其在外语研究领域,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的重点由传统的研究教师如何“教”转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最为读者钟爱,流播广泛。其深层原因是此诗频繁运用古典意象,这些古典意象恰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吻合,从而激起审美共鸣。该文从分析具体的诗歌意象入手,探
<正>关于《故都的秋》一文的主旨,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1997年~2008年之间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概述,并就教学处理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随着中国成品油市场的全面开放,客户资源的积累与维护已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并成为企业在当今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中石化客户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谁能掌握客户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符号负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记录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语言本身又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语言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对一种特定文化的
中欧之间的文明交流源远流长。受制于欧洲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及中欧之间的文明比照,中国形象在欧洲的不同历史时期也产生变迁,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跨越千年历史,主要
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提供决策依据。外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包括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