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为紧密。经济增长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教育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引导和制约教育的发展。反过来教育又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辽宁省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基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辽宁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同时,辽宁经济的发展也为高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发展环境,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稳步前进。可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适应,协调发展是促进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运用何种模式来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引起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成果,以新经济增长理论、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经济学、统计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辽宁省高等教育与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情况,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发展现状分析,从规模、结构布局、经费投入三个方面回顾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布局三个方面分析了辽宁省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基于现阶段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进而提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第二部分是对辽宁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一是运用相关分析来验证辽宁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辽宁省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二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对辽宁省高等层次结构与其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和科类结构与其产业结构的关联度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不高,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未能较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三是从辽宁省高等教育布局入手,结合辽宁省的"三大经济圈"战略规划,分析各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方向和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并对当前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是否完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大经济圈内,高等教育布局与其经济发展协调水平普遍不高,辽宁省高等教育布局仍需完善。第三部分是基于相关研究结果分析辽宁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并根据新时期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促进辽宁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根据区域内产业结构发展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明确各教育层次的培养重点,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切勿盲目跟风。最后,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完善辽宁省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植力度,构建高等教育中心,发挥增长极的辐射作用,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努力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