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性软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核心特征在于社会性,这意味着作为社会性的人运用社会性软件可以构建社会关系,而这样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领域,从社会性软件作为一种技术形式提出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自“社会性软件年”——2004年至今,已有十年之久,社会性软件的各种功能优势能够支持学习者更好的自主学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随着知识时代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高阶能力的核心,高阶思维发展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的中心目标。社会性软件的应用要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成为思维培养的有效工具是我们厄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提出以面向高阶思维培养为最终指向设计社会性软件的可操作应用模式,指导教师科学的运用软件拓展课堂空间,并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对目前有关社会性软件和高阶思维培养的研究成果进行细致阅读、整理,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阶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等基础性理论进行分析,在明晰概念的基础上,阐明了模式设计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接下来,运用调查研究法,选取吉林省某中学的部分教师和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访谈并统计数据,系统论证了目前初中生使用社会性软件展开学科学习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深入探讨了高阶思维培养的内涵,指出高阶思维训练的本质是对高阶知识的有效管理,并基于社会性软件支持的高阶知识管理模型对应用模式的设计原则、要素和内容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初中历史课标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层级进行分析,设计“改革开放”课程案例,并对案例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估。通过持续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将社会性软件作为高阶知识管理工具应用于正式学习是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途径。面向高阶思维培养的社会性软件应用模式:学习内容——知识分层表征、学习工具——社会性软件混搭、学习资源——显隐性资源并重、学习过程——同步思维发展、评价方式——多元多维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