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螨冬雌和夏雌界定及其种群消长规律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95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瘿螨是农林业害虫中一类形态最小的害螨,属世界分布。在少数种类中,瘿螨存在两种形态:冬雌形态和原雌形态。原雌的形态特征为一般瘿螨所具有的形态,冬雌形态是少数瘿螨生活史中的一种特有的形态,是通过原雌形态的变化而来。冬雌的鉴定与一般瘿螨的鉴定一样,都是根据雌成螨形态特征来鉴定,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存在形态,辅以雄螨以及生活史描述,会得到更加确定的结果。根据物种的界定原则,一个物种(新种)的确定,最好是有生物学上的杂交实验数据来支撑。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瘿螨个体微小,即使在最大倍数解剖镜下也难于区分种类,目前很少有学者来进行杂交试验。冬雌的存在被认为是在环境不利的条件下产生的,为了存活而改变外形来适应环境。冬雌和原雌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这往往使它们容易被鉴定为两个不同的物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序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对朴顶冠瘿螨(新种)进行描述,包括原雌和冬雌的形态描述。朴树顶冠瘿螨的原雌和冬雌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体形(分别为梭形和三角形)和体色(分别浅黄色和红色)来区分。本研究使用了三种基因来确定朴树顶冠瘿螨的原雌和冬雌的存在,这三种基因分别是一个线粒体基因(COI)和两个核基因(18SrRNA和28S rRNA)。结果发现这三个片段的K2P遗传距离在0.0%和0.9%之间,系统发育拓扑结构分析结果大力支持原雌和冬雌的共存。种群动态调查显示朴树上多种瘿螨随季节变化种群结构也有所改变,冬雌夏季高发,原雌在早春高发。朴树顶冠瘿螨对寄主植物不造成明显的危害症状。在不落叶的常绿植物上,例如松柏类植物,冬雌少有报道。冬雌和原雌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这往往使它们被鉴定为两个不同的物种。相反的,也有可能把两个不同的物种误认为是一个种的冬雌与原雌。本研究使用线粒体基因(COI)和核基因(28SRNA),确定了龙柏上瘿螨的原雌和冬雌并非来自同一个物种。结果发现这两个基因片段的K2P遗传距离高达3 6%,系统发育拓扑结构分析结果大力支持原雌和冬雌并非同一个物种。由于少数瘿螨种类具有独特的冬雌形态的存在,冬雌和原雌在形态上容易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种类,从而对单纯的依靠形态特征来鉴定瘿螨物种提出挑战。形态特征与分子特征相结合,将为准确鉴定瘿螨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
其他文献
本论文对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Y10分离物(Y10)及其伴随的卫星DNAβ分子(Y10β)的寄主范围、DNAβ分子在寄主中的稳定性以及DNAββCl基因完全缺失突变体介导的交叉
本文是关于中国脉翅目Neuroptera蚁蛉总科Myrmeleontoidea蝶角蛉科Ascalaphidae区系分类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 本课题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蝶角蛉科Ascalaphidae的文
玉米弯孢叶斑病是我国和四川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新发生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病害,四川已将它列为检疫对象。毒素是植物病原物的重要致病手段之一,为了了解弯孢菌对玉米的致病机理,对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清华大学作为第一批支援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帮助青海大学的发展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上重要的叶部痫害,病菌是异宗配合真菌,有性杂交有可能增强病菌的致病力,或形成新的致病小种,扩大病菌的寄主范围,但至今未发现有关证据.该文以亲本菌株1 32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属同翅目、蚜科,是世界性小麦害虫。长期以来对麦蚜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害虫产生抗药性和杀伤天敌。麦蚜的发
新烟碱类化合物是以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为作用靶标,具有超高效、低毒、杀虫谱广的杀虫剂,已经成为农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为了寻找具有新颖结构的含吡啶基的农药先
本文采用温室试验方法研究了6个小麦品种对磺酰脲除草剂甲基二磺隆的敏感性,研究了耐性品种(r-6)和敏感品种(s-18)之间的生理生化差异。 甲基二磺隆(剂量为16.0g·ha-1)与安全
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适宜范围广,发生区域大,严重发生时可造成5%—15%甚至更高的产量损失。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