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我国历来有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传统,并且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影响,政府对“非遗”的保护亦是重视有加。近年来,面对“非遗”越保护越消失的现状,社会各界纷纷从不同层面寻找有效的保护路径,“非遗”产业化的保护方式日益受到推崇。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分为三章)以及结语三个部分,基于产业化视角,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主体,选择三类相较而言更适合进行产业化的“非遗”,对其产业化路径进行分析,证明在众多“非遗”类别中,其中一部分“非遗”可以通过产业化方式得到保护和传承,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非遗”产业化的开发模式。首先导论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进行简要的阐释;其次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非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进而对文化产业、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等相关概念进行一系列的界定;最后阐述了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一章,简要梳理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与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我国“非遗”产业化的现状是既有市场、科技等客观基础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许多问题阻碍产业化健康有序发展。第二章,分析“非遗”产业化的目标方向和路径选择。本章从保持原真性和完整性、实现有序传承、实现经济效益与弘扬传统文化四方面分析“非遗”产业化的目标方向。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的分类标准,选择出表演艺术类、社会习俗、礼仪、节庆类和传统手工艺类三类相对而言适合进行产业化的“非遗”,并分别为其选择各自不同的产业化路径。第三章,梳理“非遗”产业化的开发模式。在不同类别“非遗”产业化路径基础上总结出经典化、品牌化、体验化、多元化、创意化和园区化六类开发模式,试图为后续“非遗”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促进产业化健康有序发展。本文结语指出,产业化是“非遗”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但是目前对于“非遗”产业化的研究不够充分,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其中所蕴涵的潜在的产业化可能性,以保护和传承为宗旨,在不破坏“非遗”原真性和整体性的原则指导下,对那些有较大经济潜在价值和市场开发潜力的“非遗”进行产业化开发与保护,使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和社会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对肩峰骨折进行分类 ,并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以预防远期并发症。方法 :总结近 1 5年来 1 2例肩峰骨折病例 ,根据骨折的移位程度分轻、中、重三度骨折 ,其中轻度移
目的 :探讨陈旧性肱骨解剖颈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手术切开行肩关节复位、解剖颈复位及螺丝钉固定 ,肩关节稳定性差者以克氏针固定 ,术后行康复治疗。结
<正>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提高,各种并发症也不断发生,本文报告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筋膜下血肿的处理。 例1,患者24岁,初产妇,因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子病,行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楔形截骨撑开植骨、跨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总结本院2003年6月-2008年5月以来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楔形截骨跨节段
明代嘉定竹刻的市场主体具有明显的特点,其一,市场意识明显滞后于书画领域的文人。明代的苏州地区文人思想开放,市场意识超前,大批职业书画家涌入市场以卖画售书作为谋生手段
微博热搜榜上的“紫光阁地沟油”最近引发社会关注。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操作“紫光阁地沟油”登上微博热搜榜,成本只需6万元左右。随后,《法制日报》等媒体深入调查
报纸
税收征管是整个税收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税收管理目标,将潜在的税源变为现实的税收收入的实现手段,也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指导、监督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发挥税收
由于石墨烯纳米材料具有奇特的理化性质,近十年来随着对其在光电、医药材料领域的深入研究,其越来越多的产品被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但其毒性特征,尤其在安全可控性、环境干
从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两个角度梳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路径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从工作进展来看,各省都陆续出台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各试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房地产成本管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本管理伴随着项目全过程,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成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