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性别与权力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侦探文苑里的奇葩。其作品为数众多,人物魅力独具、令人难忘,情节跌宕多姿、扣人心弦,无不使她盛名远播,享誉全球。   身为女性作家,阿加莎亦塑造了数量相当可观的正面女性人物。然而,她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元素却历来为学者及研究人员所忽视。即使在女性主义评论界内部,她的作品也一向争议颇多,不少女性主义评论家仍然将其排斥在女性主义阵营之外。   本文对阿加莎小说中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解读:重点解读男主角波洛侦探以及两名女侦探马尔普小姐、奥利弗夫人,并且对女性凶手及其作案动机也进行了大致的归纳解读。经对比发现,阿加莎小说中的人物设定与传统男性侦探小说中的迥然不同。阿加莎的小说体现了她对女性的关注以及对现存性别定型提出的质疑:在作品中,她为女性赋予更多权力与知识,淡化两性分野,并对传统观念里界定的女性特质给予了高度肯定。   另外,本文也重读了阿加莎小说中一些涉及父权制的情节,重点解读了她的三部小说《圣诞节谋杀案》、《黑麦奇案》和《命案目睹记》。在这几部小说中,高高在上的父权制一再受到挑战并最终被打破,为平等的婚姻与家庭模式所取代,在此过程中,侦探与女性人物作出了不少积极贡献。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重新评估阿加莎及其侦探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元素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可为全面评估阿加莎及其作品奠定基础。此外,本文研究发现,阿加莎的作品借人物塑造及情节设定表达了其对女性的深远关怀,为今后的侦探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向翻译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判断和衡量原文本和目的文本的等值翻译的等值度问题,进而借以实现原文本和目的文本的等值翻译。这个等值度概念,也即是“Valence”
  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是两种处理文化方面问题的翻译策略。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受到译者的目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译者的人生和文化态度以及读者的期待等的影响。林语堂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