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稀土氟化物低维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发光性质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lcimer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碱土金属氟化物是一种重要的发光基质材料,而稀土离子掺杂碱土金属氟化物是一种良好的发光材料,目前已经通过微乳液法、水热法及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出碱土金属氟化物纳米颗粒、纳米棒等,目前未见碱土金属氟化物纳米纤维和纳米带的报道。由于静电纺丝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和重复性高等优点,成为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稀土离子掺杂碱土金属氟化物发光纳米纤维和纳米带并研究其发光性能是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双坩埚氟化法制备出了CaF2、 CaF2:RE3+(RE=Eu,Tb)纳米纤维和纳米带;NaMgF3:RE3+(RE=Eu,Tb)纳米纤维和纳米带;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法制备了CeO2和CeO2:Eu3+纳米纤维和纳米带,并研究了这些纳米材料的发光性能。采用XRD、SEM、荧光光谱等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CaF2和CaF2:RE3+(RE=Eu,Tb)纳米材料均为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2m,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40-150m,纳米带的宽度为2-14μm,厚度为90-200nm,NaMgF3和NaMgF3:RE3+(RE=Eu,Tb)纳米材料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mn,纳米纤维的直径为90-150nm,纳米带的宽度为2μm,厚度为180nm,Ce02和CeO2:Eu3+纳米材料为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3m,纳米纤维的直径为292nm,纳米带的宽度为3.78μm,厚度为111nm。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稀土离子掺杂的CaF2和NaMgF3是非常好的荧光纳米材料。所获得的研究成果为稀土离子掺杂碱土金属氟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发光性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化学反应微观机理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化学本质的认识,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化学在人类生存环境保护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本论文着重研究了与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相关的自
半乳糖氧化酶(GO)是一类能够选择性地催化伯醇氧化为醛的金属蛋白酶。为了从结构和功能上模拟GO,本文以1,2-二苯基,1-[(2-羟基-3-叔丁基-5-R1-苯甲叉基)腙基],2-[2-羟基-3-叔
氢化酶是一类可以高效率并且可逆的催化质子还原与氢气氧化的金属酶,其主要存在于厌氧微生物中,对于微生物的无氧代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其活性中心的不同结构,可以将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