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五诀》,是清代乾隆年间赵九峰所著。全书共分八卷,将唐宋以来历代的风水名著进行了整理摘录,并进行理论发展与补充,堪称风水界的最简洁的集成书与工具书。该书的特点在于归纳的系统性,龙、穴、砂、水分别归类分析,并以理法中的向论为索引,统筹各章内容并部分附图说明,增强其实用性。全书虽然主讲阴宅风水,但对于阳宅的选址同样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其中体现的环境观值得具体研究与解读。本文通过对《地理五诀》一书的全面梳理与分析,系统归纳了《地理五诀》的理论体系、框架内容,扩展了该书编纂背后的风水发展过程,解构了该书所介绍的风水理论内容,并以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进行环境观解读。首先以符号学角度对五诀形成进行分析。然后创新以“形(组成元素的外形)、法(组织元素的法则)、局(构建完整的系统)”的风水分析模式将五诀进行分类,并依五诀特点,分为龙外形、水外形、砂外形、穴外形、向论、五诀成局六部分进行单独的环境观解读,解读的路径为人居环境科学下属的五个子领域:景观功能、景观生态、环境地质、景观美学、环境心理。最后对于《地理五诀》中所体现的风水观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探讨与引申,并就书籍编排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补遗。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可以借由《地理五诀》对于中国古代民众择居的风水观作出系统了解,为当代文化伦理养成、山水城市营建、生态审美培育、人居环境塑造提供借鉴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