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循环过程是一个同时包含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过程的、连续不可分割的复杂过程,开发地下水或地表水都会影响到与水资源密切联系的生态环境。因此研究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对陆地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作用。海河流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演变过程使其成为一个有明确分界线的,在各种复杂的生态学过程支持下,具有生态完整性的景观单元。由于海河流域的半干旱、半湿润区域属性,使得流域内的水生态过程成为流域地表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同时流域景观格局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水生态过程。因此为海河流域地区发展,有效开发、利用水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对海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和地表景观格局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对海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和地表景观格局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内容有: (1)对海河流域地理概况和水系分布做详细介绍,结合典型区域地表景观格局的状况探讨海河流域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降水量、作物灌溉、种植结构等。 (2)海河流域地下水系统与地表生态系统的演替关系,尤其是在河流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平原区系统的正常演替中的作用。 (3)通过对土壤含盐量、地下水位临界埋深、土壤含水量、地下水生态水位、潜水蒸发极限深度等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的研究得出地下水埋深是主要生态环境指标,保持合理的生态地下水位是有利于植物、农作物生长和防治土地盐渍化的关键。维持适度的地下水位埋深,可以控制土壤水盐运移和均衡,达到改良土壤和改善地质生态环境的目的。 (4)在探讨一般意义上的流域地下水生态指标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充分考虑流域内部生态环境的分异特征,以海河流域地下水系统生态区划的结果为基础,确定符合各分区生态学特征的、具有针对性的地下水生态水位。 (5)地下水生态水位的确定对海河流域整体开发、利用的可行性与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