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甲哨唑结肠靶向微丸的研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f1986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公认的较难治愈的疾病之一。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与梭状芽孢菌属再度繁殖感染有关。美沙拉嗪与甲硝唑联合应用可使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期患者维持于缓解状态,临床广泛使用。研制美沙拉嗪/甲硝唑结肠靶向微丸,使用方便,在结肠病变区直接释药,发挥局部治疗作用,更加有效,同时避免了药物在上消化道的释放和吸收,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以微晶纤维素(MCC)为辅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流化床包衣法包覆结肠溶型丙烯酸树脂Eudragit S-100 薄膜衣,分别制备
其他文献
盐酸罗匹尼罗为新一代选择性非麦角林多巴胺D受体激动剂,现有的普通制剂需1日给药3次,对于服药困难、治疗周期长的帕金森病患者极为不便,此外,普通制剂血药浓度波动不利于控
黄酮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3-取代槲皮素是最为常见的一类黄酮化合物,例如3-O-甲基槲皮素、陆地棉苷、金丝桃苷、槲皮素-3-O-(2G-葡萄糖)芸香糖苷和CTN986等。许多该类化合物据报道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癌、抗病毒、抗菌、抗抑郁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研究此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槲皮素有多个化学性质相似的羟基官能团,因此合成3-取代槲皮素衍生物时,...
本文依据小脑颗粒神经元低钾性凋亡依赖mRNA与蛋白质体内从头合成的特点,以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低钾性凋亡模型为基础,从mRNA表达差异入手,运用荧光差异显示逆转录PCR技术(Fl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