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总胆红素(TB),补体C3、C4,H,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水平在冠心病伏寒证与其他证型(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中的差异,为冠心病先天伏寒证的微分子学提供依据。方法:1.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的冠心病1547例患者,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后入选者162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根据患者既往是否有冠心病史以及手术发现冠脉狭窄程度是否≥50%,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制订中医冠心病证候的标准将患者分为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心肾阳虚证、心肾阴虚证和先天伏寒证,筛选症状典型的患者进行入组检验,之后再选取健康患者2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2.研究对象总共162例,其中健康组28例,其中女性13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24.47±5.60岁。伏寒组1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5.70±9.24岁。气滞血瘀组3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3.10±7.14岁。气虚血瘀组26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4.93±6.37岁。心肾阴虚组2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17±5.46岁。心肾阳虚组3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20±6.12岁。比较冠心病伏寒证与其他证型之间的人血清中总胆红素(TB),补体C3、C4,H,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差异。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用Wann Whitney U和Kruscal-Hails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低密度脂蛋白比较:伏寒组中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与其他组别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伏寒证人群低密度脂蛋白均值高于其他组别。2、高密度脂蛋白比较:伏寒组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与气虚血瘀证、心肾阴虚证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伏寒证高密度脂蛋白均值显著低于上两组。3、总胆固醇比较:伏寒组总胆固醇均值与其他组别存在明显差异。伏寒证总胆固醇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别。4、甘油三酯比较:伏寒组甘油三酯与其余各组无明显差别。5、胆红素比较:伏寒组胆红素均值与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有明显差异。6、补体因子C3比较:伏寒组补体因子C3均值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7、补体因子C4比较:伏寒组补体因子C4均值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8、补体因子H比较:伏寒组补体因子H均值与气滞血瘀证、心肾阴虚证有明显差异。结论:伏寒组与气虚血瘀证相比,有差异的指标为LDL-C、HDL-C、TC、TB、补体C3、C4。(P<0.05),伏寒证与气滞血瘀证相比,有差异的指标为LDL-C、TC、H。(P<0.05),伏寒证与心肾阳虚证相比,有差异的指标为LDL-C、TC、TB、补体C3。(P<0.05),伏寒证与心肾阴虚证相比,有差异的指标为LDL-C、HDL-C、TC、H。(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