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方治疗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亚甲方治疗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  方法:选择证属热毒壅盛、血热夹瘀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66例,年龄18-70岁。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3例。试验组予中药业甲方口服,对照组予强的松口服。观察中医证候、相关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纤维蛋白原、FT3、FT4、TSH、TG、TGAb、TpoAb、IgG、IgA、IgM、补体C3、C4、B因子及甲状腺彩超回声)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病情复发情况。  结果:1.试验组可明显改善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总中医证侯,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治疗的效果也是更加显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可有效改善热毒壅盛、血热夹瘀证的各项中医证候,两组治疗后中医各项证候疗效比较,其中试验组甲状腺肿、乏力、多汗、震颤、肢体酸痛、食欲不振均优于对照组,P<0.05;发热、甲状腺痛、咽痛治疗后两组无明显差异。3.用药4周时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3.55%,优于对照组87.10%,P<0.01。4.虽然试验组对SAT患者发热、疼痛缓解所需的时间和完全热退、疼痛消除所需的时间比对照组长,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试验组完全停药所用的时间较短,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降低SAT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ESR、Fib、FT3、FT4、TGAb、补体C3、C4、B因子的水平,升高TSH水平,改善SAT患者甲状腺彩超的低回声状况,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试验组可有效降低TG水平,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7.试验组可有效降低TpoAb、IgG、IgA、IgM的水平,而对照组无此效果。8.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00%)优于对照组(19.35%),P<0.05。9.试验组复发率低(0.00%)优于对照组(35.48%),P<0.01。  结论: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亚甲方可有效降低热毒壅盛、血热夹瘀证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各项中医症候,有效降低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ESR、Fib、FT3、FT4、TGAb等,升高TSH水平,改善患者甲状腺彩超的低回声状况,与激素治疗具有相同的疗效,但同时痊愈时间短,停药迅速,无不良反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脊髓慢性受压及减压对脊髓临床病症与脊髓超微结构影响以探讨脊髓受压是否应手术治疗、手法治疗的进展、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治疗后的疗效如何;方法:70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
目的:评价安胃汤加减治疗脾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方法:本课题共收集脾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72例,随机
目的:评价范氏眼科验方滋阴补肾片治疗萎缩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随着人口老龄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成为老年人群致盲的首要危险
目的:该课题用H肝癌模型,通过一般状态、生存期及生命延长率的观察、瘤体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BCL-2基因的检测,探讨了艾灸在促使H肝癌细胞凋亡方面的作用和治疗肿瘤的内在机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的常见类型,其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之其危害性大,愈来愈受到社会和医学界重视.目前治疗该病方法很多,但均存在持续疗效差,远期
肝纤维化是指肝纤维组织的过度沉积,系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失去相对平衡的结果,是慢性肝病最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是肝硬化的早期和必经的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分离技
目的:该文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地传统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更客观的标准化研究,为临床辨床辨证提供更为可靠的客观资料,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基于探空资料与空间分辨率为3°×3°、2.5°×2.5°、2°×2°、1.5°×1.5°、1.125°×1.125°、1°×1°、0.75°×0.75°、0.5°×0.5°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运用气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针灸疗法和单纯中药内服疗法相比较,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探索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中医药保守治疗疗法。  方法:按照统
目的:  通过研究浮刺不同留针时间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寻找浮刺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最佳留针时间,为规范操作、提高疗效提供有益的临床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