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以内分泌紊乱为主,多种代谢异常的异质性临床综合征,发病率为4%~8%。该病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PCOS患者代谢异常不容忽视,应作为该疾病长期预防和治疗的重要内容,PCOS发展为2型糖尿病(2-DM)的机制及其病理生理特点目前尚未研究清楚。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所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高温、缺氧或病毒感染、应激)下均可产生的一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家族,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已有多个研究发现HSP与2-DM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然而在PCOS伴2-DM中HSP的表达情况目前尚未有研究报道,因此研究PCOS及PCOS伴2-DM大鼠中HSP的表达情况,可以进一步明确HSP在PCOS及其远期并发症中发病机制的可能作用机理。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纳米荧光探针,其在生物医学的多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对PCOS及PCOS伴2-DM大鼠卵巢内HSP的检测,并与传统的免疫组化法进行比较,探讨HSP在PCOS及PCOS伴2-DM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并对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初步的探讨,为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提供依据。方法:将23日龄雌性SD大鼠分为PCOS组,PCOS伴2-DM组及对照组,PCOS组及PCOS伴2-DM组以硫酸普拉睾酮钠90μg(/g·d)皮下注射20d,同时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PCOS伴2-DM组则在硫酸普拉睾酮钠停药后第2天给予链脲佐菌素(STZ)45mg/kg腹腔注射1次,PCOS组及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盐缓冲液。注射后72h处死大鼠,观察卵巢外观、光镜(HE染色)改变,测定血清性激素、胰岛素及血糖水平,并对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HSP70和HSP90的表达进行QDs-SA605荧光标记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两种染色方法对上述两种蛋白检测的异同。结果:1、硫酸普拉睾酮钠诱导SD幼年雌性大鼠PCOS动物模型卵巢病理改变及血内分泌改变与PCOS病人相似,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并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硫酸普拉睾酮钠联合低剂量STZ诱导的PCOS伴2-DM的动物模型表现出与PCOS伴2-DM患者相似的内分泌特点。2、大鼠卵巢组织中有HSP70及HSP90的表达,颗粒细胞中表达较多,主要为胞质表达,HSP70的表达趋势为正常组<PCOS组<PCOS伴2-DM组,HSP90的表达趋势为正常组≈PCOS伴2-DM组>PCOS组。3、QDs-SA605标记可以检测HSP70及HSP90的表达,其表达部位和表达强度趋势与免疫组化相似,且由于颜色对比较强,更易于观察。持续观察30天,荧光强度虽略有衰减,但荧光基本未泯灭,标本仍清晰可见。结论:硫酸普拉睾酮钠联合低剂量STZ可诱导PCOS伴2-DM的动物模型,但该模型的稳定性及持久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PCOS及PCOS伴2-DM卵巢中均存在HSP70及HSP90的表达。QDs标记可以用于HSP的检测,其荧光强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保持稳定,能满足生物医学实际应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