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范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随生活条件的变化,呈日益增长的趋势,其主要危险因素与炎症、基因突变、家族史及表观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有研究证实泛素化E3连接酶RNF家族多个成员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RNF186虽然有报道与结肠炎的发生相关,但是在结肠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方法:在此,我们利用TCGA数据库、western-blot、q PCR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RNF18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并且通过慢病毒系统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过表达RNF186,应用MTT,平板克隆,划痕试验及裸鼠成瘤实验观察RNF186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RNF186对NF-κB的活化的影响。此外,我们构建了小鼠结直肠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RNF186基因的小鼠,并通过AOM-DSS处理,构建小鼠结直肠癌模型,并且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Ki67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我们发现RNF186在结直肠肿瘤中表达低于正常组织。此外,我们通发现上调RNF186表达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且在结直肠癌细胞中RNF186过表达后显著抑制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重要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其磷酸化NF-κB水平显著下降。同时,裸鼠成瘤试验进一步证实过表达RNF186抑制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此外,我们的结果发现敲除RNF186基因后促进小鼠结直肠癌的发生。并且缺失RNF186基因的小鼠肿瘤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结论:综述所述,RNF186表达通过NF-κB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生长和侵袭来调控CRC的发生发展,提示RNF186可能是CRC潜在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