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代表作,199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在2000获得矛盾文学奖。作者写作手法独特,从傻子——麦其二少爷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历史转型时期,充满神秘的土司制度走向消亡的命运。阿来用灵动、从容、娴定的语言,使得一个末代土司傻儿子的命运故事,具有了某种神性的色彩。小说诗意的表达,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独特的视角以及丰厚的藏族文化意蕴,使得这部小说广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到目前为止这部小说已经被翻译成16个国家的文字。2002年尘埃落定的英译本—Red Poppies-在美国出版发行,该英译本是由美国著名翻译学家葛浩文及其夫人林丽君共同翻译完成的,深受英语读者的喜爱。但是该英译本并未被引进中国市场,并且鲜有学者从翻译方面研究该英译本。目前,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这对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提出了需求,同时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大量中国文学英译本并没有受到英语读者的喜欢,因此研究西方翻译学家的优秀中国文学英译本对指导中国文学英译极具意义。本论文以葛浩文夫妇翻译的《尘埃落定》的英译本Red Poppies中文化负载词为研究对象,从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一定的目的行为,其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翻译都是为特定的读者而产生的,因此翻译是为了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目的语文本。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译者有权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及决定内容的取舍,并且做出调整和修改。本篇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对全文的介绍,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论文的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了葛浩文翻译作品、《尘埃落定》英译本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对目的论的介绍。从而得知目的论视角下《尘埃落定》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研究甚少,因此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为理论框架。本章简单介绍了目的论的发展以及目的论三个原则以及三原则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分别从目的论三个原则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证明目的论三个原则能够很好的指导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第五章总结了在《尘埃落定》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翻译中所体现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进一步的研究的启示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尘埃落定》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翻译中,在目的原则指导下,为了更好满足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译者主要采用增译的方法来更好的保留文化负载词。在连贯原则指导下,为了使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容易被理解,一些顺应是不可避免的。在忠实原则与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发生冲突时,为了更好的遵守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翻译会优先遵守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如果遵守忠实原则也能很好的遵守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音译和直译能更好的忠实于原文。同时在分析过程中,作者得出结论译者更倾向于采取异化的策略来更好的保留中国文化,除了音译和直译方法外,增译、省略、意译、替代等方法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也有所体现。本论文通过对《尘埃落定》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探讨目的论对中国文学英译的适用性,为中国译者在中国文学翻译的实践中提供灵活翻译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