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以工带农,以城促乡”时机已经成熟,我国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国不同地区进行了几次规模较大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优质专用农产品快速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畜牧和水产养殖成为新的增长点,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城镇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龙头企业作用明显,订单农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粮、经、饲配比合理、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但仍存在着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整体效益不高、不能协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等诸多问题,这些为我国进行新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课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使农业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根本目的是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最大化,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实现农业产业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最优配置,产生最佳综合效益。固镇县位于安徽省的北部,是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升级,农业产业已经由传统的种植业转到了种养加贸工商多种成分并举的格局,农副产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迅速提高,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呈现跳跃式发展,各产业及内部结构更趋合理。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固镇县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念和外延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与历史资料以及对固镇县的农业产业进行实地考察,紧扣固镇县的农业脉搏,取得了第一手可靠的资料及信息。同时采取统计分析与典型调查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研究相统一的科学方法,对收集的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处理,从中发现相关规律,为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府调控不力、支持和服务功能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占有绝对优势,农业整体效益不高;畜牧业比重虽有较大提高,但依然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林业及渔业所占比重偏小;农产品的品质较差难以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区位优势不明显,农产品转化加工附加值低,农副产品加工滞后;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农民增收乏力,农业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变化等。面对固镇县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固镇县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固镇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工农相辅原则,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坚持科教兴农的原则,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合理引导、扶持与农民自愿结合的原则,使固镇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充分利用农业及相关资源,做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对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是:①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②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③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⑤科技兴农,用科学发展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⑥搭建信息网络平台,促进农副产品的流通。⑦加快农村城镇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⑧提高农民素质、规范扶持壮大农村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