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生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宣教的同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深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健康信息和知识的卫生报道将会呈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卫生报道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总体上来看,在我国当前卫生报道的实践过程中,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能够科学地传播相关的卫生信息;敏锐地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但也存在很多违反卫生报道原则,侵害公众利益的现象:例如在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媒体不能及时有效地传播事实真相,引导危机事件的发展态势;在卫生负面报道中,不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负面新闻进行过度报道,甚至炒作和失实报道;在卫生政策和法规的报道中,只抓现象不究本质,对政策“吃不准”或“吃不透”等等。这些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容易误导公众,损害他们的切身利益,还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新闻工作者自身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欠佳以外,还有现存新闻制度和法规方面的不足。另外,卫生传播活动的全面展开和健康发展还有赖于媒体与政府、卫生部门及公众的协同努力和良性互动。因此,本文试图针对我国卫生报道几个重要议题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结合案例分析进行阐述和论证,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