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建国以后,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国家高度的关注,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提高,大部分游牧民过上了稳定生活。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多年以来畜牧业沿袭着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畜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若继续粗放型经营,遇到恶劣天气和气候会造成大批牲畜死亡,给牧民造成经济损失。这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模式会给牧民自身健康、政策享受方面带来麻烦。截止到2015年年末,全区牧业人口43.34万户,约163.97万人,其中已经定居或者半定居的人口在30万户左右。塔城地区有牧业人口2.05万户,约6.19万人,占全区牧业总户数的4.7%~i。塔城市齐巴尔吉迭社区作为全疆最大的一个牧民定居点,容纳了1091户牧民。为一探定居点社区服务十余年来的运行情况,本文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和多元协同治理理论。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房屋居住质量、交通便利程度、农田灌溉、农业科技服务等十二个指标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有:资金短缺、服务单一、牧民参与意识薄弱、志愿组织少、社区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建议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丰富社区活动、提高居民参与度,培育发展社区组织及志愿服务,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完善社区信息流通及推动社区服务保障机制,完善服务监督与评估机制。试图将多元协同治理理论运用于现有社区服务中,构建协同治理的社区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