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然而学校教育是主体,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承担者,教师知识结构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学校培养每一位接班人的重任就落在了每一位教师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不仅是对教师个人的严格要求,也是把我国长远的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近年来,我国新课程的改革全面推进并且逐渐深入,教师教育成为热点,教师知识及其知识结构引起了广泛重视,并且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考核和挑战。然而在理论上,对教师知识的系统性研究则是从近些年才兴起的。在国外,这种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国内,我们的研究还相对晚些,并且绝大部分研究者都是从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这个视角来谈这个问题,重点落在构建理论框架上。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实践,但是人们对学校教学中教师知识结构的“实然”情况关注的还比较少。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中小学教师实际拥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这样的知识结构能否满足教学的需要,是否有缺陷和不足,如果有缺陷如何去完善等等一系列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发现他们在这方面是否存在欠缺,探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与理论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的相关策略。本研究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三个方面出发,通过阅读文献、问卷调查、访谈和分析等方法来研究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发现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知识结构还存在欠缺的地方,通过对问题的分析,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完善,致力于中小学教师的教师专业化建设。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在这部分里主要阐述了研究缘由、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理论阐述。通过理论的梳理和对现实意义的探索,为进一步探讨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的现状及实施策略做好铺垫。第三部分,是对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第四部分,是在前面各部分的背景下,采用一种学者们研究成熟的教师知识结构为蓝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第五部分,是根据以上各部分的分析结果,结合知识结构的特点等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来完善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