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普遍化,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就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山西省高校大学生既顺应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普遍现状,又存在地域性特征。针对如何预防和解决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促成了本文的形成。本文首先创造性的检验现状量化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提高研究成果的价值。具体为:一,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山西省高校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现状数据;以及山西省内不同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不同生源地、文理科、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氛围是否和谐、是否存在恋爱困惑、虚拟生活是否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数据;二,依据心理学、管理学理论和自编问卷,分析并归纳了当前山西省高校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并检验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与SCL-90量化分析结果的吻合度。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山西省高校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般原因与特殊原因,结合现状的量化分析结果,提出预防和解决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作者根据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结果,结合目前省内实际情况。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以高校组织为主体,社会、家庭、大学生自身积极配合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高校组织从制度建设、机构建设、文化建设来积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制度建设包括: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化管理模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管理制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机构建设包括:构建个性化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发挥就业指导中心作用,构建“家校”互动平台;文化建设包括:高校组织引进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观念和经验,开设个性化心理健康课程与训练,优化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其次,发挥山西省社会、家庭、大学生自身作用,优化大学生生存环境,构建和谐家庭氛围,优化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自身心理管理能力,以达到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在提出对策的过程中构建了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系统的整体化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