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Stokes) F. A. Barkley(formerlyRhus vernicifluaStokes, Anacardiaceae)和越南红豆杉(包括越南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和越南北方红豆杉T. wallichiana)是重要的经济树种。采用可靠和信息丰富的分子标记技术方法。研究了中国漆树与越南红豆杉濒危遗传多样性 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Illumina公司HiSeq?2500从三种不同漆树组织样本产生20 074 230测序读数,中鉴定出48 693个未遗传基因序列(序列号:KU947470至KU947955)。从486个微卫星位点中,选 150对被选择来测试引物扩增效率,其中 40对引物产生多态性扩增产物。从这些 SSR 引物中发现漆树的自然种群保持了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开发的这些漆树的微卫星标记物将为漆树遗传多样性研究、物种识别、保护和繁殖提供基础。 2.漆树品种内部和之间的遗传变异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品种高八尺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有效等位基因数Ne = 1.899, Shannons信息指数I = 0.638,观察杂合度Ho = 0.612和期望杂合度He = 0.410);通过研究,得到了主要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参数:黄毛贵州(有效等位基因数Ne = 1.878, Shannons信息指数I =0.643,观察杂合度Ho = 0.568和期望杂合度He = 0.418);黄茸(有效等位基因数Ne = 1.710, Shannons信息指数I = 0.538,观察杂合度Ho = 0.555和希望杂合度He = 0.356),大红袍(有效等位基因数Ne = 1.659, Shannons信息指数I = 0.466,观察杂合度Ho = 0.573和希望杂合度He = 0.322)和大木(有效等位基因Ne = 1.536, Shannons信息指数I = 0.468,观察杂合度Ho = 0.315和希望杂合度He = 0.29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 = 1.736, Shannons信息指数I = 0.55,观察杂合度Ho = 0.525 and和希望杂合度He = 0.361)。品种间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比较高(Fst = 0.427到0.526),基因流Nm = 0.278。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46%的遗传变异发生在各品种之间, 而 54%的遗传分异发生在品种内部。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 分析检测表明,高八尺比大木和黄毛贵州更接近包含大红袍和黄茸的组。 3.在越南南方红豆杉(T. wallichiana)和越南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扩增出的13个等位基因中有11个具有多态性(占76.33%)。肖恩信息指数(I)和多态波段(PPB)的百分比为:越南南方红豆杉I = 0.202, PPB = 67.22%;越南北方红豆杉I =0.217,PPB = 65.03%。这两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都很低,越南南方红豆杉观察杂合度Ho = 0.107,希望杂合度He= 0.121;越南北方红豆杉观察杂合度Ho = 0.095,希望杂合度He = 0.109。越南南方红豆杉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比较高(Fst = 0.189),而越南北方红豆杉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比较低(Fst = 0.156)。越南南方红豆杉群体间的基因Nm = 0.68,越南北方红豆杉群体间的基因Nm = 0.65。越南北方红豆杉中27.88%的遗传变异发生种群之间, 而 73.12%的遗传变异发生在品种内部。因此,遗传多样性的缺乏使两种针叶树种受到严重威胁。所有的种群都被封闭在小的空间中。应建立一个新的保护点,为这些物种拓展新的种群提供条件,在环境压力下提高他们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