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州,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新安,地处安徽省南部,与浙江、江西两省交界。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被誉为“徽骆驼”精神的徽州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他们几乎在每一个文化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徽州建筑,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自成一个传统乡土建筑体系,融古雅、简洁和富丽于一体,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的民居、祠堂、牌坊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既符合地理学意义上所界定的“徽州的建筑”,也涵盖文化意蕴中所呈现出儒家伦理道德精神风貌的“徽风”建筑。本文旨在从建筑艺术特色的意义上,对徽州建筑艺术中诸多方面的历史现象作简要梳理和描述,为徽州建筑爱好者提供导读作用,唤起民众的传统文化意识,发扬光大徽州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让我们为保护、继承、开发、利用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创造社会先进文化做出努力。本文注重对徽州建筑艺术特色整体研究的创新:本人认为,目前在学术界关于徽州建筑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是有一定的拓展空间,近期学者专家是对徽州建筑中某一个或几个元素进行研究,比如只研究徽州建筑的历史成因,或者只研究徽州建筑的文化底蕴或人文精神;还有研究徽州建筑中所采用的装饰艺术,例如“三雕”艺术,他们对这些研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研究成果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本人从整体性出发,从封建宗法制度对徽州的影响到徽州建筑形成的历史成因;研究古民居村落、祠堂、牌坊、山墙、梁架、门头、采光与排水等;继而到徽州装饰三雕艺术,及徽州建筑环境中的水口、园林、盆景等艺术艺术特色,最后又与中国古建筑中几个典型的建筑流派作比较,如北方四合院、陕北窑洞及福建土楼,通过比较从中找出徽州建筑所具有的艺术特色,从而加强本人所研究的创新之处,本人所利用的第一手资料相对充足,重视历史文献资料,更是全面结合建筑学、美学、装饰艺术、人机工程学等其它学科进行分析比较,这是本文选题的创新点,本人也希望在此能有所突破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