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变革的逻辑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jeej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对集体林权变革进行政治社会学解读的论文。它选择福建中部地区的溪乡作为研究单元,以集体林权变革为载体和切入点,运用“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综合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探索。它想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集体林权制度变革是表现为一种历史逻辑的断裂和置换,还是存在着某种一以贯之的逻辑?旨在通过这一探讨来拓展中国乡村研究的领域、理论和方法。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它借助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等多种方法,站在中国现代化的立场和农民本位的立场,以国家介入、社会变迁、市场发育、农民行动与集体林权改革作为或明或暗的线索,来观察和思考改革开放以来闽中溪乡集体林权制度变革的实践及其内在机理。其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约束条件和变革逻辑是考察重点;国家作用、农民行为和乡村发展则是这一考察的最基本维度。通过此研究,它在为丰富20世纪后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历程的图像提供一个独特的、详尽的微观案例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历程本身的思考。从溪乡的经验来看,无论是林业“三定”改革、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还是集体林权市场化运作、被称为“第三次土地改革”的集体林权再造,每一次改革都是对现实经济社会背景的策略性反应。一般而言,集体林权变革历程不仅是农民的林地权利回归与增长的展现,同时也是行政力量——主动或者被动——放权让利的过程,更是政府对林业发展的主导地位逐步淡出的表现。如果从农村改革整体推进和国家整合乡土社会的视角来看,农林非均衡发展结果的背后依然在一定程度上隐藏着均衡发展的理念和制度设置,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致使相同或者说类似的制度安排没有取得相同的成效而已。因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遵循着“均衡发展的制度性安排”的逻辑。研究发现,在中国,包括林地制度在内的土地制度不仅是经济制度、法制制度,更涉及政治制度,涉及到对国家的理解。产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政策及实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国家意志和能力在乡村社会的直接贯彻和生动展现。土地政策的调整可以起到平衡国家建设与农民关系的作用。在现代国家与乡村社会互动关系的理论视角下,国家介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首先考虑的往往是国家战略需要而不是农民权益或者其它。正因为如此,国家宏观发展目标和意识形态偏好的变化不仅对集体林权改革影响十分巨大,还关系到农民权益和乡村发展状况。虽然作为社会主体的林农并非仅仅是作为某一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的影子消极地存在着,他们可以在制度与结构所给定的框架内进行思考、选择和行动,并最终给制度和结构造成影响,乃至于改变制度结构的特征与性状;但是相对于国家在制度供给中的强势地位和主导作用,无权者抵制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即使是一项以相关社会主体为需求导向的制度安排,也未必会产生预期效果。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社会主体对以往相关改革实践的体验和记忆会起到一定制约作用。也就是说,社会主体的政策预期不仅仅指向未来,还可能指向过去;二者共同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实践成效。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变革和构造的过程。虽然制度导入未必会促进乡村发展,但是伴随着国家转型,中国农村发展最引入注目的推动方式是基于“还权于民”理念的制度输入。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中国农村的发展取决于制度改革,还不如说它取决于“政治”状况、取决于更好的政府治理。
其他文献
古代医家将对气运行规律的探讨和五行学说结合起来,阐释气候变化与疫情发生的相互关系,建构成“五运六气”学说。促使人们深入地探讨人的生命过程和自然界各种自然因素的关系。
小额诉讼立法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单纯禁止上诉,另一种是分化出专门的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强化当事人程序权利保障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程序设置原则化有着长期影响
教育与劳动力流动几乎是与人类社会同时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二者并不存在明显的依存关系。只是到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引起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巨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公路桥梁事业也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势头。论文针对怎样加强公路桥梁施工管理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以此提高公路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不足问题已经成了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障碍。而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农户农业科技采用的现状以及农户农业科技采用的影响因
基于中国境内141个企业战略联盟样本,首先验证了在中国情境下战略联盟中关系控制对联盟绩效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了联盟类型对关系控制与联盟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
从圃地选择、圃地准备、播种育苗、无性繁殖育苗、苗期管理和苗木出圃等方面介绍了香椿的育苗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香椿苗木的生产。
随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地流转越来越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农地流转在我国的覆盖面也逐步扩大,从最开始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延伸到内陆地
就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全面提高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公路桥梁事业可持续发展。
结合现代运动训练学相关理论,围绕少年儿童游泳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充分运用训练原理,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以下少儿游泳训练中不容忽视的四个问题:1.科学选材;2.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