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身痛逐瘀汤配合椎间孔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科住院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且需行椎间孔镜治疗(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的患者,按照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研究,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予以身痛逐瘀汤配合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椎间孔镜治疗。两组术后均嘱卧床休息,指导功能锻炼。随访时间为8周,采用直腿抬高试验角度、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腰腿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同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术后临床疗效评定。随访期间,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4周、术后8周进行门诊复诊,填写相应的直腿抬高试验角度、VAS评分,术后4周、术后8周填写ODI指数量表,并于术后8周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1、共纳入100例患者,试验组50例,平均年龄(55.70±10.74)岁,平均病程(44.44±23.16)月,其中突出节段位于L4-5、L5-S1的患者分别为33例、17例;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57.74±12.52)岁,平均病程(43.88±22.73)月,其中突出节段为L4-5、L5-S1的患者分别为31例、19例。2、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两组之间的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4周、术后8周时直腿抬高试验角度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3、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两组之间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4周、术后8周时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4、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术后4周、术后8周时ODI指数下降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8周的总优良率分别为92%、86%,试验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6、两组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身痛逐瘀汤配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