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新诗理论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3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白华不仅是一位闻名中外的美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新诗理论大家。在新诗发展初期,宗白华以自己的新诗创作实践结合理论修养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新诗理论。他针对新诗初创时期新诗创作存在的问题和自己对新诗的理解,提出了“培养良好的新诗人人格”、“要作诗的艺术的训练”、“新诗要表写人情绪中的意境”、“新诗要表现时代的精神”等观点,从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新诗发展的弊端,促进了新诗的发展。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分别对这四个观点进行阐释论述,追寻它们的理论渊源,并与同时期其他新诗人的新诗理论主张相比较,论述宗白华新诗理论的独特之处,并以此探索其新诗理论在当今诗坛创作上的意义。  宗白华新诗理论的独特之处:“培养良好的新诗人人格”这一观点继承了老庄思想中人格的独立性,同时又弥补了道家思想不与社会相接触的封闭性,继承了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人格思想,又抛弃了儒家思想的社会依附性;“要作诗的艺术的训练”这一观点中关于新诗的绘画美理论主要源于西方,是莱辛的相关理论和象征主义诗派关于诗与色彩的理论,关于新诗的音乐美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诗论,宗白华提倡诗人作诗艺的训练,强调新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显然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古代诗论和西方诗论的继承和发扬;“表写人情绪中的意境”这一观点来源于中国古代美学和西方意向派诗歌的理论主张,在此基础上他将“意境”上升到一种哲学层面,直寻古代“意境”的真义,他将“意境”称为“灵境”,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说意境,这不能不说是对意境的开拓;“新诗要表现时代的精神”这一观点并不是他所独创的,他的理论是对中国古代诗论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进化论思潮的影响。
其他文献
时风集团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坚持“用工艺装备保证产品质量,用工艺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的方针,以高端智慧制造为载体,加大“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力度,加快实
期刊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位于长治市北郊,始建于1942年,其前身为“晋冀鲁豫边区农业试验场”,1979年改称现名。60多年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已由建所初的农业试验场发展成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天水市实施10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成效的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介绍了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农机化发展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改善了耕地质量,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鉴于现代农业发展,农机、农艺相融合,分析深松整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在分析甘肃省蔬菜机械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建议.
传统的油菜大多采用手工收割的方式,其效率低,无法适应当前大面积种植油菜收割的要求.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生产设备的不断提升,油菜机械化收割技术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