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聚己内酰胺(PA6M2800)和两种低密度聚乙烯(LDPE1I30A、LDPE1I50A)切片为原料,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作为反应型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直接纺丝法在MiniLab II微量混合挤出机制备出PA6/LDPE共混纤维,用二甲苯剥离LDPE组分,获得PA6纳米纤维。通过毛细管流变仪、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共混物的熔体粘度比、相容剂的含量以及循环共混时间对PA6在LDPE基体中分散形态以及对最终制备出PA6纳米纤维结构的影响,确定了制备PA6纳米纤维的最佳条件。为了更加贴近工业化生产,在MiniLab II微量混合挤出机研究出的相关结果基础上,在单螺杆挤出机中进一步研究了牵伸倍数、相容剂以及混流板对共混纤维的形态结构、剥离性能、PA6纳米纤维的直径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iniLab II微量混合挤出机中制备共混纤维时,在PE-g-MAH的含量为3 wt%和PA6含量从55 wt %到65 wt %条件下制备出的共混纤维,剥离后都可以获得PA6超细纤维。在相同条件下,PA6/LDPE(1I30A)体系剥离后的PA6纤维直径明显小于PA6/ LDPE(1I50A)体系。加入适量相容剂(PE-g-MAH),可改善PA6/LDPE的相容性,细化共混物中分散相,但过量的相容剂会造成共混纤维剥离困难。随着循环时间的增长,PA6纤维的均匀性提高,纤维的直径先减小后增大,但循环时间过长会导致共混纤维剥离困难。在PA6含量为55 wt%相容剂用量为3.5 wt%以及16min的循环混合时间条件下,可制备出直径在80~190 nm左右的PA6纳米纤维。选取PA6和LDPE(1I30A)共混物在单螺杆纺丝机上纺丝,加入3.5wt%的相容剂能使PA6超细纤维的直径从250nm以上降低到180nm以下且分布均匀。混流板能降低无相容剂共混组分制备的PA6纤维直径。对于含有3.5wt%相容剂的PA6/LDPE共混体系,加入两组以上混流板会使共混纤维难以剥离。提高共混纤维拉伸倍数,PA6纤维的直径降低且结晶度增加。在PA6含量为55 wt%、相容剂用量为3.5 wt%条件下,加入一组混流板,可制备出纤维的直径在50~192nm且分布均匀的PA6纳米纤维。上述的研究及结果表明采用非相容聚合物,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共混纺丝,可望制备纳米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