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肝移植现在已经成为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治疗方式,但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移植物原发性功能障碍(PDF)就是其中之一,美国各肝移植中心因此而导致患者每年超过20%的死亡率。为了早期对移植物功能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患者死亡率,在移植前后建立一系列对供肝质量进行早期检测的方法、发现敏感的指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国外不少单位都致力于发现关于这方面独立、可靠、简捷的方法和指标。在预测术后移植物早期功能的指标中,胆汁分泌量是一个许多研究证实的可靠指标,而研究关于而腺甘酸和其代谢产物与早期功能的关系是热点之一,但国内却少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 第一部分: 目的:用改良双袖套法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脏移植模型。 方法:结合实践,在取肝、受体麻醉、肝上下腔的吻合、围手术期处理等几方面对传统的二袖套法进行改良,共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实验150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存活率。 结果:经过150例次的训练,建立了稳定的大鼠原位肝脏移植模型。在实验的第三阶段,受体平均无肝期为13分钟,受体手术时间为45分钟,手术成功率为97%,两周存活率为90%。 结论:改良的二袖套法具有无肝期短、手术成功率高、大鼠术后存活时间长的优点,是大鼠原位肝移植的理想术式。 第二部分: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检测大鼠肝脏中ATP含量的方法和观察用4℃的乳酸钠林格氏液保存的大鼠肝脏中ATP含量的时相变化。 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冷缺血时间的大鼠肝ATP含量,色谱条件:固定相色谱柱KromasilTM C18 ODS柱(4.6mm×250mm,5um),流动相为0.15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