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臭氧氧化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new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附-臭氧氧化水处理技术属于高级氧化技术的一个分支。该技术包括吸附、臭氧氧化两部分。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 PNP)毒性大、难于生物降解,是化工、农药、染料等行业废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本文以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 ACF)作为吸附-臭氧氧化技术中的吸附剂,考察了臭氧氧化过程中工艺参数,降解机理以及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采用SEM、XRD、N2吸附等温线、pHpzc、Zeta-电位、Boehm滴定法和FT-IR等方法分析了吸附-臭氧氧化处理前后ACF表面官能团,微晶结构,表面形貌和孔结构的变化。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ACF对PNP废水的吸附特征研究。利用静态吸附研究了ACF对PNP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Freundi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能够更好的描述ACF对PNP的吸附过程。ACF对浓度为100 mg/L的PNP废水进行吸附后,出水可达国家污水排放标准。(2)考察了臭氧氧化参数对PNP降解情况的影响。主要包括吸附-臭氧氧化影响因素,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的研究。(3)ACF表征:采用SEM和XRD表征了ACF表面形貌和微晶结构。通过氮吸附等温线分析研究了ACF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用BET方程和BJH/DFT方法描述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选择pHpzc、Zeta-电位、Boehm滴定和FT-IR描述ACF表面化学特性。
其他文献
以陕西柿栽培种112份为主要实验试材,陕西君迁子16份及河南柿栽培种11份为对照,选用10个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SCoT标记引物,对139份柿属种质资源的DNA进行扩增,通过多态位点
对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发展阶段和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与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在环境背景、实践基础、理论基础、研究思维、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
随着 1912年发表的《吉檀迦利 :献歌》 ,泰戈尔成为第一个被西方广泛承认的东方英语作家。本文分析了当时西方人的评价 ,指出了他的英语诗能够在西方被人接受的原因。这将为
保罗·高更(1848—1903),是法国画坛上能与凡·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巨头的人物。他曾创作了一巨幅油画——《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这是法国思想家
新艺城是香港电影繁荣时期一股活跃而重要的力量。它采用大投资、大场面、大卡士和高科技的制片策略,确立了其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影坛的领先地位。新艺城的大多数影片热衷于
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而内陆水体则是我们主要的淡水来源,目前,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内陆河流、湖泊等水体,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大力度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