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主导的景观结构演变机制研究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h563268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1996、1999、2002、2005年的遥感影像,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和实地调查,以GIS作为数据处理平台,获得各年城市景观类型数据。根据此数据,结合资料查阅、专家咨询,运用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学、城市规划、统计分析的原理,以义乌市2003年形成的城市环线内的城市景观为对象,研究城市化主导的城市景观结构演变机制,其结果如下: (1)自然景观逐年下降,半自然半人工景观急剧减少,人工景观快速增加。1996—2005年的9年间,自然景观减少了145.58hm~2,年变化率2.05%,占研究区的百分比从8.95%下降到7.30%;半自然半人工景观减少了3545.32hm~2,变化量超过了1996年一半,年变化率6.17%,占研究区的百分比从72.33%下降到32.17%;人工景观增加了3690.89hm~2,年变化率24.82%,占研究区的百分比从18.72%上升到60.53%。研究表明:就研究区的城市景观演化而言,城市化过程就是自然景观的和半自然半人工景观的“城市化”。 (2)农业景观是研究区景观演变最重要的“源”,在建用地景观是最主要的“汇”。农业景观在三个时间段内分别减少了843.64hm~2、1516.47hm~2、1185.21hm~2;其次的“源”是水体景观和林地景观;城郊居住景观在2002—2005年间也成了景观演化的“源”。在建用地景观在三个时间段内分别增加了327.26hm~2、734.14hm~2、702.54hm~2;其次的“汇”是工业景观和城市居住景观。研究表明:义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演化主要吞食农业景观、壮大工业景观和居住景观的过程。 (3)景观元素变化率最大的是绿地景观。研究期间绿地景观的变化率为1735.80%,年均变化率192.87%。其余景观元素年均变化率依次为在建用地景观(82.73%)、商业服务景观(42.10%)、工业景观(36.56%)、公共设施景观(36.10%)、交通景观(23.44%)、专业市场景观(13.99%)、城市居住景观(13.77%)、农业景观(-6.17%)、城郊居住景观(3.25%)、水体景观(-2.06%)、林地景观(-1.99%)。 (4)景观斑块总体变化趋势为:类型斑块平均面积除农业景观减小外,其余都为增加;农业景观、专业市场景观、公共设施景观、工业景观和在建用地景观的多样性指数增加,其余减小;绿地景观、城郊居住景观和工业景观的均匀度增加,其余减小;林地景观、农业景观、绿地景观和城郊居住景观的优势度下降,其余提高;除农业景观斑块密度增加外,其余减小;人工景观的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增加,斑块面积破碎化指数降低;廊道密度总体增加。 (5)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义乌城市景观演化趋势表明:至2020年,研究区农业景观面积仅剩641.09hm~2,说明研究区范围几乎全部变为建成区,除水体外,将全部演化为人工景观。
其他文献
桂花不仅是一种观赏性花卉,同时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食品、化工等行业。本论文以干银桂为原料,采用微波一同时蒸馏萃取和超临界CO2萃取两种方法进行桂花精
工业建筑内部由于其生产流程不同,局部环境差别很大,由环境作用所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退化特征和退化速度有很大不同。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不同环境下的局部环境系数,使
卡夫卡思想与创作的文化渊源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西方文化、犹太文化和中国文化,但以往我们对卡夫卡与后二者的关系的研究往往较多,反而忽略了卡夫卡与西方文化,尤其是与古希腊
产业类历史地段的更新,是现阶段城市更新中的重要课题。从非确定性视角出发,对郑州市国棉三厂厂区的更新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结合现有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和保
期刊
我国自1998年确立价格听证制度以来,各地围绕如何建立和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价格听证揭开了政府定价神秘面纱的一角,但并没有树立起它神圣的一
<正>《人民政坛》编辑部:我所在镇的一位副镇长,群众反映其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日常也有一些群众向我反映,这位副镇长因为工作事情会对群众指责乃至打骂。在今年镇人代会召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的污染、破坏,也日益倍受关注,于是“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以及“绿色营销”的概
三唑磷合成过程是一个典型的间歇生产过程,具有非线性、多变量、大滞后、强耦合性等特点,控制难度大。目前国内生产厂家整体自动化水平较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收率不稳定,大量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