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E型聚合物纳米粒子的细乳液法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成像、疾病检测、化学传感和光电材料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以传统聚集诱导淬灭型荧光分子为功能组分的纳米粒子,往往存在荧光量子产率(Ф_F)低、荧光强度调控区间窄等缺陷。而将新型的聚集诱导发光(AIE)型荧光分子引入纳米粒子后,由于其分子内旋转受到严重限制,而发射强荧光。而且,AIE分子浓度越高,分子聚集程度越大,荧光越亮。因此AIE分子非常适合于制备高荧光强度和高荧光量子产率的纳米粒子。虽然AIE型纳米粒子有优异的发光性能,但现行的制备方法存在AIE分子装载量不高、使用有机溶剂、过程繁琐等缺陷。为此,开发一种简便、可靠、易工业放大且绿色的AIE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对于推动AIE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有非常重要意义。本论文提出在绿色的水基细乳液体系中,分别以含共轭侧基的分子苯乙烯(St)和含弱共轭侧基的分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单体,与AIE荧光功能单体1-烯丙基,1-甲基-2,3,4,5四苯基噻咯(AMTPS)共聚,制得两类AIE型聚合物纳米粒子,并对材料的形态结构、发光性能及其荧光着色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水基细乳液体系中,通过St与AMTPS共聚合反应,制得了不同AMTPS含量的St-AMTPS共聚物纳米粒子(简称SNP)。系统研究了AMTPS用量对粒子形态和尺寸、聚合反应动力学、纳米粒子和共聚物的发光性能的影响。透射电镜结果显示SNP系列纳米粒子呈现规整的球形,且尺寸分布较窄。由聚合反应动力学可知,该反应有较快的反应速率,不同AMTPS用量的体系,在反应60min时,St转化率均可达到80%以上。增长自由基易向AMTPS转移,因此随AMTPS用量增加,共聚物的分子量下降。在紫外光激发下,SNP系列纳米粒子发蓝绿色荧光,而且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可以用AMTPS用量精确调控。但须指出的是,SNP系列纳米粒子的Ф_F相对较低,其中最高的SNP(AMTPS含量为20wt%)的Ф_F也仅为22.6%。随四氢呋喃/水混合溶剂中水的体积分率的增加,St-AMTPS共聚物的荧光强度先缓慢增加,当水的体积分率超过70%后,共聚物荧光显著增强,体现出典型的AIE特征。随聚合反应进行,分散相内聚合物分率增加,黏度也随之增加,而且分散相也逐渐由液态向固态转变,相应地乳液从最初的发弱荧光向发强荧光转变。为进一步提高AIE型聚合物纳米粒子的Ф_F和荧光强度,同样在绿色的水基细乳液体系中,通过MMA和AMTPS共聚合,制得了MMA-AMTPS共聚物纳米粒子(简称MNP)。研究发现在紫外光激发下,MNP系列纳米粒子也发蓝绿荧光,而且其荧光强度亦能通过AMTPS的用量精确调控。与相同AMTPS含量的SNP系列纳米粒子相比,MNP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和Ф_F均有显著提高。以AMTPS含量为20%的SNP和MNP为例,它们的最大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分别为819和1215,Ф_F分别为22.6%和60.8%。这主要是因为St-AMTPS共聚物中含大量苯基,纳米粒子内聚合物链紧密堆积时,易形成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使得非辐射跃迁能量消耗增加,相应地荧光强度和Ф_F均较低。此外,还系统研究了MNP系列纳米粒子的形态和尺寸、共聚物分子量与AMTPS用量的依赖关系、共聚物的微结构及其发光性能,基本规律与St和AMTPS反应体系相似。通过细胞实验和静电纺丝实验,评估了AIE型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细胞荧光标记和纤维着色领域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AIE聚合物纳米粒子细胞毒性低,与SNP系列纳米粒子相比,MNP系列纳米粒子对乳腺癌细胞MCF-7有更好的标记能力,能显著提高细胞的成像效果。将AIE聚合物纳米粒子分散于聚氧乙烯(PEO)水溶液,制得纺丝液,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荧光微/纳米纤维,结果显示AIE纳米粒子对纤维材料有良好的着色能力。本论文的研究表明,在绿色水基细乳液体系中,以通用单体为主单体,与AIE功能单体共聚,能简便地制备AIE型聚合物纳米粒子。本论文所提出的方法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有望成为制备高荧光强度、高荧光量子产率和高生物相容性的AIE聚合物纳米粒子的通用技术。
其他文献
镍基合金凭借其优秀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在航空航天、军事、化工、汽车制造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本身存在硬度和自润滑性能较差等特点。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Ni-W
近年来,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纺织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消费需求不断推动石墨烯基功能纺织品新性能、跨领域的发展。其中石墨烯复合导电纤维一直是功能性纤维的研究热点,一般是指电阻率小于10~8Ω·cm的纤维,具有导电、电热和防电磁辐射等功能,通常集中应用于特殊场合中使用的抗静电服或防电磁辐射服装等领域。本课题分别用共混纺丝后预氧化碳化法、连续涂层浸渍法、溶液浸泡法制备了石墨烯复合导电纤维,并研究了纤维的结构
服装纸样设计在服装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其设计千变万化,要想真正掌握实属不易。通过总结大量的设计实例,在女装原始基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基型的设计方法,分为合身基型、宽松
三维立体造型,为翻折领二维到三维转换的可视化提供条件和依据。5、本文使用数学建模工具matlab实现了数学模型转换的可视化,并采用matlab的GUI人机交互设计了翻折领二维参数
期刊
传统汉民族纺织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脉络、繁复精湛的工艺文化、典雅纯朴的哲学与审美意蕴,不仅满足着人类的衣着需求,同时也编织着民族发展的理想与追求,代表本了民族的纺织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大,公路交通安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各类交通事故中,车辆因爆胎引发的交通事故正逐年增加。特别在高速公
随着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中对机器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精度的工业机器人。精度作为评价工业机器人性能的重要指标,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