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传统建筑材料,砖在历史向度和地域维度上都有着卓越的成就。砖作为砌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多以承重结构和建筑维护体系出现在建筑中,在满足结构、建筑功能的同时,呈现出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反映了不同地域的人文背景和情感积淀。当代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砖材料由于实心粘土砖的禁用而逐渐减少,新型砖材料的发展与表皮建造体系的出现为砖材料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然而,在艺术表现力增强的同时其人文层面的关怀却在减弱,大量“纯视觉效果”外观的呈现很难体现砖建筑应有的艺术感染力。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砖的艺术表现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当代砖艺术表现的发展趋势,总结其当代策略,探索其人文内涵。从本体论角度体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针对这一研究目的,从以下三部分逐次展开论述:首先针对砖的艺术表现要素进行解析。从尺寸、色彩、质感、肌理以及空透感五个方面,结合图示总结其各要素的表达方式及特点。然后从材料性能提升、建造体系转变和材料观念转变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当代砖艺术表现发展趋势。包括尺寸、色彩、质感、肌理和空透感的变化以及对于材料可持续性的关注和材料研究的现象学转向对砖艺术表现的影响。继而通过大量案例的研究,对不同建造体系下的砖艺术表现当代策略及人文内涵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提出,砖材料的艺术表现不止于纯视觉呈现,应该超越单纯的形式审美,综合自然、传统文化、场所情感等要素,批判的使用现代技术,挖掘当代发展趋势下砖的艺术价值,重现砖建筑的应有的感人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