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为发生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中均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并起到主要作用,有报道证实激素在VAD方案中的作用可达到85%。GC通过主动弥散的方式进入瘤细胞内,与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结合,并转运到细胞核内,通过与DNA上的GC反应元件结合,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启动转录激活,调节下游的基因,诱导细胞凋亡[1]。王加林[2]等人证实,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R数量比较,骨髓瘤细胞株KM3存在较多的GR,并发现在KM3细胞株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激素,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的数目增多。但在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骨髓瘤患者对激素耐药,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若能及时发现MM患者对激素耐药,并换用其他药物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FKBP51为一种免疫亲和蛋白,在淋巴细胞内含量丰富,通过其羧基端的3个TPR(三十四肽重复序列)位点,可以与GR复合物中的接受位点结合,降低GR与GC的结合力,以及向细胞核转运的能力。目的:本课题拟以FKBP51蛋白为指标,观察骨髓瘤患者对含有大剂量激素的化疗方案的疗效与FKBP51蛋白的相关性,研究FKBP51是否参与激素耐药,为今后骨髓瘤患者化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住院的40例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活检组织,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将取得的骨髓活检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组织脱钙、石蜡包埋、切片等,首先进行HE染色观察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一般形态结构,再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骨髓活检组织CD38、CD138,两者同时表达阳性明确标记浆细胞,在此基础上,观察FKBP51在浆细胞上是否表达。与此同时,相对应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Hb、Plt、血肌酐、β2-微球蛋白、浆细胞比例(%)、血钙浓度、LDH、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以及给予VTD或VAD方案治疗2-3个疗程后的上述指标。这40例骨髓瘤患者按EMBT诊断疗效标准分为有效组、难治组、初治组,分析这三组中FKBP51的阳性表达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否有影响。结果:1、40例骨髓瘤患者分为有效组、难治组、初治组,有效组FKBP51阳性率(11.1%),难治组FKBP51阳性率(70%),初治组FKBP51阳性率(42.9%),对这三组FKBP51阳性率的表达进行分析,有效组与难治组比较P=0.0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组与初治组、难治组与初治组比较,P>0.05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KBP51阳性的患者17例,阴性的患者23例,有效组FKBP51表达率低,治疗效果好,虽然有效组与初治组、难治组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无意义,但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得出,阳性的患者治疗效果差,阴性的患者治疗效果好。2、有效组患者9例,FKBP51表达阳性的患者1例,表达阴性的患者8例,对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Hb、Plt、血肌酐、β2-微球蛋白、浆细胞比例、血钙浓度、LDH、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P>0.05,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其值基本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未见明显变化,患者目前病情平稳,对VAD及VTD方案化疗有效。3、难治组10例,FKBP51表达阳性的患者7例,表达阴性的患者3例,对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Hb、浆细胞比例、血清球蛋白P<0.05,在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贫血程度加剧,骨髓的瘤细胞负荷加重,并伴随着球蛋白的比例增加。血肌酐、LDH、β2-微球蛋白、P>0.05,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这三项指标的治疗前后均高于正常值。Plt、血钙浓度、血清白蛋白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这三项指标的值在治疗前后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这10例患者,在应用2-3个疗程VTD或者VAD方案治疗后,患者病情未得到控制,此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无效。4、初治组21例,FKBP51表达阳性的患者9例,12例阴性。对9例FKBP51表达阳性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浆细胞比例、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P<0.05,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骨髓浆细胞比例上升,低蛋白血症较前严重,球蛋白的比例上升;余下指标Plt、血钙浓度P>0.05,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前后其值基本在正常范围内;Hb、血肌酐、LDH、β2-微球蛋白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其值都未在正常范围之内,给予VTD或者VAD化疗方案治疗2-3个疗程后治疗效果不理想。对12例FKBP51表达阴性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分析,Hb、β2-微球蛋白、浆细胞比例、血清球蛋白P<0.05,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Hb基本恢复正常,β2-微球蛋白下降至正常水平,骨髓浆细胞比例明显下降,骨髓达到部分缓解甚至完全缓解,血清球蛋白较前明显下降。余下指标Plt、血肌酐、血钙、LDH、血清白蛋白P>0.05,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VTD或者VAD方案治疗2-3个疗程后,可以使异常的临床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有效组与难治组FKBP51的阳性表达率有差异,有效组表达率低,治疗效果好;难治组与初治组、有效组与初治组FKBP51阳性表达率无差异,可能与患者的病例数少有关系,难治组与初治组FKBP51阳性的患者治疗效果差,有效组与初治组FKBP51阴性的患者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