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大港油田,开采稠油主要采用常规有杆泵配套井稠掺活性热水降粘工艺.该系统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现场应用较多.但对于开采粘度较高的普通稠油及特稠油油井,仍然存在设计不合
【出 处】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港油田,开采稠油主要采用常规有杆泵配套井稠掺活性热水降粘工艺.该系统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现场应用较多.但对于开采粘度较高的普通稠油及特稠油油井,仍然存在设计不合理,设备不配套,抽油泵效低,杆柱摩擦阻力大,部分井难以正常生产等难题.该文针对上述问题,利用生产系统优化设计技术,通过基础理论的研究及室内稠油流变性的试验,提出了稠油井有杆泵举升工艺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参数优选、杆柱设计、化学降粘三个部分,并重点分析了影响稠油井泵效的因素,旨在进一步完善现有稠油井有杆泵采油技术配套水平.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可靠的.
其他文献
由于人耳外周听觉系统的复杂性—几何上不规则,材料特性有变化,存在着流固耦合,导致普通的数值模拟或解析与数值相结合的模拟方法很难准确地捕获中耳及耳蜗的动力学特性参数。本
杏北油田属于非均质多油层砂岩油田,经过30多年的开发,已经进入到高含水开发后期,平均含水已超过90﹪,年产油量递减加快,由1997年年产油808×10t,下降到2002年年产油654×10t.
油气分离是油气集输系统的重要工艺环节,容器式分离器体大、笨重、投资高.管柱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就是新近提出的一种替代容器式分离器的小型高效分离装置.在前人相关实验及理
传统的单自由度机械式挖掘机坚固耐用,但实现挖掘轨迹简单;液压式挖掘机可实现灵活多变的挖掘轨迹,但又存在液压系统漏油、零部件加工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基于以上考虑,对一种
该论文针对我国塔里木砂岩底水油藏塔中4油田402CⅢ油组这一实例,采用大规模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油田动态分析和油藏工程研究方法对如何利用水平井和直井开发砂岩底水
雁木西油田第三系油藏投产十多年,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油田目的层段调整和综合治理难度大、问题多。本文提出单渗砂层能量厚度概念有效划分有利的沉积微相带。利用多种测井响应
结构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物理现象,已经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 Morpho蝴蝶,其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见,这种颜色效应是一种典型的结构色,当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