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城市的时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自行车交通的功能也在不断演进。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平均出行距离增加,自行车交通已经不再是城市的主导交通工具。另一方面,温室效应、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的出现,又使得自行车交通生态、休闲方面的意义得到人们认可。“绿色骑游”也因此成为不少城市居民休闲活动方式之一。然而,目前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对于自行车道系统的考虑仍是相对不足的。尤其是在强调连接城乡绿色空间之间的楔形绿地中,探讨自行车道系统的建设应当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本文则选取北京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中的西北郊楔形绿地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自行车道系统的规划设计模式。首先,进一步探讨了自行车道系统与楔形绿地功能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自行车道总体选线模式、分段选线模式、节点系统规划、分类节点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城乡绿色楔形走廊中自行车道系统的规划设计。本文通过对西北楔形绿地的历史沿革进行研究,发现该区域内历史上存在的城郊之间的水系、交通和文化的联系。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联系不断被侵蚀。由此,串联历史遗迹,重铸旧城和西郊之间的绿色文化链,成为总体选线走向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环状城市的圈层特征,分段探讨自行车道选线和各种资源点之间可能存在的空间关系模式,并通过优势和劣势对比分析,选定相对合适的选线模式。最后,对自行车道系统服务设施点的类型和设置模式进行探讨,总结现有文献资料,提出5种设施点类型及相应的规划导则和设计模式。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的叠加,对最重要的节点进行细化设计。本文以问题较为综合典型的西北楔形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自行车道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得到了具有一定推广性的结论,对于楔形绿色走廊内自行车道的规划与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