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精氨酸激酶的活性中心及其抑制剂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氨酸激酶(AK,EC 2.7.3.3)是磷酸原激酶的一种,广泛地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是一个与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ATP再生有直接关系的重要激酶。由于AK仅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与脊椎动物中参与能量代谢的肌酸激酶不同,因此AK可以作为控制昆虫的一个很好的靶标。本研究以蝗虫精氨酸激酶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修饰法研究AK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并以黄酮类物质筛选有效的AK抑制剂。本试验的主要结果如下:1.精氨酸激酶活性中心半胱氨酸的研究:使用DTNB对精氨酸激酶半胱氨酸进行化学修饰,结果发现随修饰剂浓度增加,精氨酸激酶的活性逐渐丧失,这表明半胱氨酸位于该酶的活性中心部位。采用邹氏作图法求得该酶活性中心必需半胱氨酸残基的数目为1。利用DTT还原被DTNB修饰的精氨酸激酶推测这个必需半胱氨酸残基的位置及作用,结果显示这个半胱氨酸有可能位于ATP的结合位点附近。2.精氨酸激酶活性中心精氨酸的研究:通过测定酶活性解离基团的性质,发现蝗虫精氨酸激酶活性中心标准解离热焓为12.38 kcal/mol,表明该酶的活性中心的可解离基团是精氨酸的侧链胍基。又以苯乙二醛为专一的修饰剂作用于蝗虫精氨酸激酶的精氨酸残基,根据Ray等的方法求得每个酶分子中仅有一个精氨酸是酶活性所必需的。通过考察底物对苯乙二醛修饰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ATP对苯乙二醛修饰该酶存在保护作用,这表明该精氨酸可能位于ATP的结合位点附近。3.精氨酸激酶抑制剂效果的研究:黄酮类物质对体内和体外的精氨酸激酶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5龄蝗虫喷洒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六天后,提取精氨酸激酶测活发现酶活力仅为原来的36.9%和76.5%;在体外实验中当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浓度达到40μmol/L时,酶活性分别下降了89.3%和63.9%。并进一步通过双倒数作图确定了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对精氨酸激酶的抑制类型和抑制常数。4.精氨酸激酶抑制剂机理的研究:利用猝灭对抑制机理进行研究,确定槲皮素和木犀草素与精氨酸激酶发生静态猝灭,说明槲皮素和木犀草素与精氨酸激酶能相互结合并结合在色氨酸周围。利用Stem-Volmer法求得其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分别求算了槲皮素和木犀草素与精氨酸激酶之间的距离,并根据热力学参数推测了槲皮素和木犀草素与精氨酸激酶相互作用力是静电作用力。根据猝灭结果和抑制效果,推测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对精氨酸激酶的抑制活性的不同很有可能是由于结构上的差异引起的。
其他文献
DNA错配修复(MMR)是DNA损伤修复的一个重要途径,主要司职于DNA合成、遗传重组及损伤过程中发生的单个及少数碱基的缺失、插入及错配的修复,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DNA复制保真度
本论文以广西红水河龙滩水电站为例,在第一篇中采用洪水过程线法计算了给定设计频率为0.01%、0.1%、0.2%和1%的坝址设计洪水,并利用合成流量法计算了相应设计频率的入库设计洪水。
紫坪铺工程是国家大型水利工程, 也是西部大开发基础建设十大项目之一, 工程位于岷江上游映秀至都江堰市沙金坝河段,是一座以灌溉和供水为主,兼顾发电、防洪、环境保护及旅游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具有氧化还原潜能的氧衍生物,包括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羟基(OH?)、次氯酸(HOCL)等等。适量的ROS是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条件之一,而体内过量的ROS则会引起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紊乱。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v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
太原盆地地处山西省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同时也是我国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近年来,随着这区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地下水超采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